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看到了督察取得的明显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领导干部不负责不作为甚至充当“保护伞”、企业虚假整改等问题,要严肃问责,不搞“下不为例”
河南濮阳部分区县整改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甚至编造虚假文件应对督察组;江苏南通如皋市敷衍整改,非法掩埋的危险废物威胁长江水质安全;广东佛山三水区在监测断面上游加装曝气增氧机,通过“河上治污”应对断面考核……最近,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公开了一批督察整改不力,特别是“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生态环境部的通报中,频频出现“变本加厉”“包庇纵容”“触目惊心”等表述,措辞严厉。
中央环保督察动真碰硬,重拳出击,用不到两年时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一次全覆盖式的督察。应当说,中央环保督察成效是明显的,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长期想办而未办的事情得到落实,促进了各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如果将第一轮督察看作是对地方党委、政府、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体检、诊治,此次“回头看”则是“看病抓药”后的一次“复查”。“回头看”看到了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明显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不少问题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不作为甚至充当“保护伞”的现象。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情况。作为“关键少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彻底扭转GDP至上的政绩观,在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必须严肃追责,不能搞“下不为例”。截至6月14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已经立案侦查75件,拘留58人;约谈365人,问责630人,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在“回头看”以及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继续强化考核问责,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无论是谁,不管级别多高,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只要越雷池一步,就必须受到问责。
一些生态环境顽瘴痼疾久治不愈,反映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难以一蹴而就,既是只争朝夕的攻坚战,也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各地应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的有效做法,在本地区持续开展环保督察等攻坚行动,一锤接着一锤敲,铁拳治理不松劲,切实推动彻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对污染企业来说,寻找“保护伞”或虚假整改只能蒙混一时,到头来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全力转型升级、依法达标排放才是正途,不整改没出路,早整改早主动。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保持高压态势,全社会同心协力一起行动,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才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以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