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三 中国慈善,路向何方
改革慈善制度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作出的评价。
在国际上,红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公益机构。它与政府的关系可以密切,但不可以有隶属关系,但在我国,红会虽然登记为社团法人,却由政府主导建立、受政府控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主要领导人往往由政府部门任命。实际上,不仅是红会,我国的其他慈善组织也大多有同样的情况。正如名副其实的政府部门一样,其财务情况很少向社会公开。
按照目前的体制,民间个人不能成立向公众募集资金的慈善基金会。慈善几被官方垄断。
官僚化的体制,导致了一些官僚化作风。一位电视台记者透露,两年前他到某级红会采访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项目,红会领导很不客气地跟在场的十几家媒体说,“我们不是让先心病儿童到我们这里报名的啊,我们让你们报道是为了要社会捐款!!”
工作重点放在募捐而不是行善,群众寻求救助的手续麻烦、从善款中提取的管理费过高,这些是有官方背景的红会、专业基金会等的共同弊端。与此同时,是用行政手段强制捐赠的盛行。因此,越来越多人选择自己个体的、自立的行善,比如歌手从飞资助贫困孤儿、比如于建嵘发起随手送书下乡等活动。(本网记者 谢秋莲)
□相关新闻
红会去年违规金额600多万
27日,审计署发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表明,红十字总会本级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219.71万元;其他财政收支方面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420.33万元。(综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