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树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高大葱郁,但总算活过来了,枝叶茂盛起来。”望着眼前的千年古樟树,官桥和铺村王振秦老人欣慰地说,为了让古樟树重新焕发“青春”,村里人请来了专家医治,并细心养护多年。
千年古樟树千年古樟树
近日,记者来到和铺村村委会门口,附近有一株需六七人才能合抱的古樟树,站在树旁,隐约还可闻到淡淡的树香。老树仿佛村民的守护者,安静地矗立路旁,伸出的枝叶盖过了整条村道,为过往的村民遮阴纳凉。
记者看到,古樟树已经被砌石围墙保护起来,树干呈黑褐色,树身沟壑仿佛布满皱纹的老者。整株古树目测有四五层楼高,约15米左右,枝叶茂盛。
据村民介绍,这株千年古樟树为香樟,有着独特的香味,是村里唯一一株樟树,10多年前就被列为南安市古树名木。
“和铺村始祖静埯公于明成化年间迁入。居中古老大樟树,累世映衬王家村,有南安市级的名木古树大樟树,屹立于笋篮后,树高35米,下围10.5米,六人合抱有余,一空其腹,内径1.8米,可容四、五弈棋或玩牌活动。”这是记者在和铺村王氏宗祠墙壁上看到的关于古樟树的记载。
原来,早在500多年前,和铺村王姓先祖“静埯公”带领族人,迎树而居,繁衍生息至今。“我们祖辈住在这里时,古樟树就很高大、粗壮了。”已年近七旬的王振秦老人告诉记者,他家就在樟树旁,小时候他常钻进树洞里玩耍。
王振秦老人指着树干告诉记者,以前樟树有两三个树洞。“最底下的树洞可大了,甚至可以搬进桌椅,在里面泡茶聊天、玩牌,但为了避免樟树遭人为损伤或被虫蛀,这些洞口已经封起来了。”
奇怪的是,记者看到的古樟树呈现“半荣半衰”的景象,面向道路一侧的树枝基本枯死,另一侧则郁郁葱葱。
原来,这株古樟树曾历经“劫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人看中它,想加工成樟脑油,好在村里人不同意,老树躲过一劫。”王振秦老人告诉记者,因为树大好乘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加工咸杨梅的生意人把这里当成中转站。“腌渍咸杨梅的汁水、废料泼在树根上,这树哪里受得住,渐渐枯了。”王振秦说,后来古樟树还遇到虫害,每年七八月总有三四寸大的绿虫趴在树上,整株树几乎枯死。
古樟树的衰萎让村民很揪心。2010年,村民请来林业部门的专家为古樟树医治,每隔一段时间复查,并根据专家制定的“疗养”方案,细心地为其换土、铺沙,施肥、喷药驱虫。(记者 洪丽燕 见习记者 陈晓萍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