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聚居在码头的畲族族人打算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位于该镇的铺前土楼,将其布置成畲族文化展馆,申报南安市级文保单位。
据了解,铺前土楼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坐落于山水环绕之处。在经历近300年的风风雨雨后,仍美观而坚固,具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
土楼占地812平方米具有防卫功能
“铺前土楼是聚居于此的畲族雷氏先祖雷天伦建造。这在我们雷氏族谱及先祖墓志铭中皆有记载。”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雷永锻说,该土楼为方形,占地面积812平方米,坐北朝南,出入外界的仅有三个门,“马环”、“诗绕”这四个字仍清晰地分别呈现在西门、东门的石匾上。“马环”是因为马山有一条马路环绕着到达这座土楼,“诗绕”则是因为被诗溪环绕而得名。正门石匾上书“石门诒燕”,代表着他们这一支是从码头石门(今码头坑内村)迁移过来的。
“关于这座土楼的建造,我在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过。”村内77岁的老人雷远来说,早前宗族与宗族之间常因耕地、林地、水源等问题发生冲突,乃至械斗。当时他们畲族雷氏一族人丁并不占优势,发生冲突总是处于下风。“土楼建成之后,曾抵御过一次上千人的围攻,族人毫发无损。”
土楼作为楼内居民防卫之用,上下两层,约10米高,一楼是花岗岩石质地,墙体厚约两米,二楼由“三合土”砌筑而成,墙体厚约50厘米。走进土楼,窗户及走廊上的精美雕刻引人注目,尽管有些斑驳腐朽,但仍能看出土楼当年的辉煌。楼内有40间房间,据雷永锻介绍,约在清末时,土楼内的居民都搬出去了。
拟下周修缮打造畲族文化展馆
雷永锻介绍,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3年,当时就计划着修缮铺前土楼,并打造成篮球比分直播:畲族文化展馆。
“我们将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雷永锻指着楼内一楼上厅的戏台告诉记者,这是上世纪50年代改建的,他们将拆掉戏台,恢复上厅原貌。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土楼的二楼被作为学校使用。在二楼的房间内,墙上仍保留着黑板。“房间的墙壁到时候要重抹,用‘三合土’。”
二楼镂花栏杆及部分木头柱子因雨水浸泡及白蚁的侵蚀,已经腐朽。雷永锻说,他们打算按照原来的花样重新雕刻再安装上。
“我们初步拟定下周开始动工修缮。”雷永锻说,修缮完成后,还将充分利用空间,布置成畲族文化展馆。其中有族史馆、民俗馆、华侨侨史馆、文化教育馆等。
据介绍,整个工程预计投入250万元,其中一部分为政府补助,一部分为自筹资金。“目前,我们正准备递交材料,申报南安市级文保单位。”雷永锻说。
申请能否通过要专家鉴定部门建议修缮方案先评审
南安市文管办主任杨小川告诉记者,铺前土楼申报南安市级文保单位的申请能否通过,需经有关专家鉴定。
“国家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批都是整批进行的,而公布时间也并不固定,若干年才会公布一批。”杨小川说,届时将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进行评鉴。
“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兼备,才有可能通过评鉴。”杨小川说,通俗点说就是文物价值要比较高,保存条件要比较好,而不同种类的文化还要满足不同的条件。
“铺前土楼要修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杨小川表示,一旦修缮不好,将会影响评鉴结果。他建议,土楼的修缮方案先通过有关部门的评审再动工。(记者 苏明明 卓天然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