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肢体残疾,走路靠挪动两个小木凳,生活几乎无法自理,靠丈夫帮忙照料,在40岁时才迎来新生命的降临,这给原本困难的家庭又带来了一丝压力。但面对贫穷却温馨的家庭,夫妻俩笑着说:“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戴亚姑双腿瘫痪,只能靠两个板凳移动,家务活全落在丈夫陈育生一人身上。
妻子天生重度残疾40岁喜得一女
“昨天在市场上看到一件衣服,等下次领工资时,给孩子换套新衣服。”昨日,身材瘦小的陈育生一边洗衣服,一边和坐在板凳上的戴亚姑聊天,4岁的小女儿在旁边开心地玩耍,时不时跑到陈育生身边,喊着:“爸爸,抱抱。”
戴亚姑家住洪梅梅溪村,今年43岁,先天重度肢体残疾,无法行走。10多年前,戴亚姑经人介绍,嫁给陈育生。因陈育生家境贫寒,戴亚姑的娘家出钱,给他们盖了一栋平房。婚后,两人抱养一名女婴。
“生活勉强过得去。”陈育生说,因妻子无法走路,大多数家务活是他在做,大女儿也可以帮忙。
然而,3年前,小女儿的出生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怀孕了四五个月才知道。”因身体无法运动,很少跟外界接触,戴亚姑一开始没察觉到。
“一直以为她不能生,没想到40岁居然怀孕了。”戴亚姑跟陈育生两人喜极而泣。
戴亚姑怀孕后,陈育生悉心照顾,偶尔会买些排骨等东西给她补身子。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陈育生只在附近打些临时工,直到妻子顺利产下女儿。
为照顾妻女打零工“一家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每天基本只吃青菜。”为更好地照顾妻女,陈育生只能在家待着,偶尔去种地,靠每月的低保金买奶粉给小女儿吃,夫妻俩很少能吃上一顿肉。
有时看丈夫要干活,还要照看女儿,戴亚姑就会帮忙洗衣服,淘米等,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她很调皮,有时叫她,她都不听话。”谈起小女儿,戴亚姑笑着说,当第一次听到女儿叫“妈妈”时,她心里无比感动。
今年年初,小女儿学会了吃饭,可以自己走路,陈育生又出去打散工。他身材瘦小,干不了重活。
“大女儿要读书,小女儿太小,妻子又瘫痪,只能在附近做些零活。”陈育生说,打工一天只有几十元,有时还没有活干,到了饭点,还要赶回家煮饭。
“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陈育生夫妻俩这样认为。(记者 傅梅香 林航 朱晨辉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深读丨实验室里“长”出产业集群2025-08-2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