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省办,仪式照旧,但不铺张、不浪费;丧事省办,招待亲友,一律两菜一汤,不喝酒、不声张;佛事俭办,每逢佛生日及普度节,不再大摆酒席。如今,码头镇诗南村的风俗正悄然发生改变。“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4年省下了200多万元,全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诗南村村委会主任吴端亮说。见习记者何雪莲通讯员林连东李真真
女儿结婚不发喜糖省下5000元捐给老人协会
红白喜事简办,用省下的钱做公益,第一个主动“吃螃蟹”的是村民吴先生。
2012年,吴先生女儿出嫁,按农村惯例,要挨家挨户送喜糖,诗南村有4300多人,算下来要花费数千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喜糖送出去都没人吃,为什么不把这部分钱拿出去做公益呢?”吴先生说,他跟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省下来的5000元捐给村老人协会,作为村里的慈善基金。
对此,诗南村老人协会会长吴天真十分认同。2012年,吴天真过60大寿时,决定不操办寿宴,省下了10万元,全都捐给村里的慈善基金和奖教奖学基金。
吴天真的家族在当地算是个大家族,生意上的朋友不少。
“不操办寿宴,既省钱又省心。”吴天真笑着说。
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近20人省下200多万做公益
“至今已有近20个人主动将办婚庆、丧事等省下的钱拿去做公益。”吴端亮说,以前村里存在浪费攀比现象,佛生日、结婚、丧事等都要大操大办,这些钱省下来,捐给村里教育事业或其他公益事业,更有意义。
“现在村里的慈善基金有130多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村民把省下来的钱捐出来的。”吴端亮说,村两委和老人协会每年年底都会用这部分钱去慰问村里的困难户,每户500元,对于病困家庭也会根据情况给予帮助。
“今年我丈夫生病,老人协会也过来关心,还给了1000元慰问金。”村民吴天从的妻子告诉记者。
“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也得跟上。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把钱花到更实在的地方去,既让捐款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又让受助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吴天真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蟳埔:千年风雅 一路繁花2025-08-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