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楼变身的闽南菜餐厅飘着饭香,儿童书屋传来读书声,侨史馆里老华侨的故事引人驻足,中医馆内村民正有序问诊……走进南安市水头镇埕边村,曾闲置蒙尘的华侨古厝,在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整治的推动下重焕生机。“现在古厝‘活’了,集体腰包鼓了,村里人气也旺了!”埕边村党支部书记高少阳的一句话,道出了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守护集体资产的生动实践。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近年来,南安市纪委监委将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作为监督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手抓问题查摆与清理整顿,一手抓监管方式创新提升,以“小切口”监督护民利、解民忧,推动“三资”管理实现“查处有震慑、整治有实效、治理有提升、群众有受益”,为乡村振兴筑牢纪法屏障。
聚合力、强赋能织牢“三资”监管防护网
“56万元、58万元……76.58万元!”日前,在篮球比分直播:市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上,英都镇芸林村一块集体土地竞价落槌,评估价56万元的土地以溢价36.74%成交,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在此前的整治中,我们发现该地块存在低价发包问题,随即督促村里回收地块、重新评估挂牌,才有了这个结果。”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说。
据悉,南安市纪委监委已连续五年将整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列为“点题整治”项目,综合运用片区“一体化”联动监督、下沉督导、会商调度等方式,分阶段、分重点、分步骤,推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主管监管责任,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面对“三资”数量多、体量大、分布散的特点,数字赋能成为提升监督质效的关键。市纪委监委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推动搭建覆盖“三资”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实现线上管理、收支、交易的全链条闭环管控;同时,还推动探索创新,推行“身份证”式全链条管理,将农村集体“三资”晒在“阳光”下。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48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221个;超50.44亿元村居集体资产纳入线上监管,平台公开“三资”信息超4.6万条,429个村的“家底”全晾晒,群众“掌上监督”触手可及。
康美镇福铁村终止福铁山庄旧合同,新增收入20万元;丰州镇桃源村收回拖欠租金21万元……在南安,随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一笔笔资金“归仓”、一亩亩公田“复活”,截至目前,已追缴追回资金超千万元。
促发展、惠民生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监管效能的提升,最终要落在群众受益上。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标尺,推动“三资”整治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形成“整治促规范、规范促发展”的良性循环,让群众共享治理成果。
沿着水头镇大盈溪漫步,连片的稻田生机盎然,与错落有致的古厝民宿相映成趣,几名游客正举着相机拍摄“田园+古厝”的美景……这场“美丽经济”的蝶变,始于“三资”整治破题。
“此前专项整治中,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核查台账,发现大盈溪沿线村落存在土地撂荒多、集体资产盘活乏力、群众收益少的问题。”水头镇纪委监察组工作人员介绍。为破解这一困局,该镇纪委监察组并未停留在“发现问题”,更以“全流程嵌入式监督”推动问题解决:提前介入梳理土地流转风险点,明确流转程序、价格公允、合同执行等监督重点;过程中动态跟踪监督,及时排查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资金支付进度滞后等潜在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到位;同时,全过程紧盯项目资金使用流向与实际效益,既防“跑冒滴漏”,也防“盘活资源”沦为“纸面成果”。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水头大盈溪“政府引导+国企实施+村集体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模式落地。如今,大盈溪沿线2000多亩集体土地得到流转盘活,串联起万亩“美丽田园”和10个“美丽村庄”,大盈溪田园风光项目更成为篮球比分直播: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的南安样板。
像大盈溪沿线这样的变化,在南安遍地开花:金淘镇金淘村盘活村集体土地建设综合特色市场,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40万元;眉山乡观山村将闲置校舍改造为接待游客的精品民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蓬华镇苏厝村盘活荒废茶园及抛荒地,改造为规模化中草药种植基地……
如今,在南安,“三资”监督网越织越密,百姓的“钱袋子”越守越牢。下一步,南安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聚焦“三资”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深化专项整治,促进完善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让群众在“三资”整治的成果中,收获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共享乡村振兴发展红利。
(记者 傅雅兰 黄奕群 通讯员 陈春江 吕尚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全民健身迎国庆2025-09-28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