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杜绝自建房加工场所各类安全隐患,连日来,省新镇分成“安全生产大行动”3个小组,“地毯式”开展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行动。目前,该镇已对50家自建房加工场所进行关闭取缔。
屡教不改还偷偷生产
100多平方米的加工作坊内,塑料薄膜堆积如山、民房就在作坊左侧……25日,联合执法队来到垵后村一塑料造粒加工自建房内,只见一包包塑料造粒填满了房屋,还伴随着一股异味。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加工作坊虽已参加消防安全评查,但却迟迟不整改,还趁夜间偷偷生产,已超出整改时限。
在另外一家塑料造粒作坊,居住和生产更是合为一体。记者看到,该作坊为简易搭盖铁皮房,在角落还有电磁炉等厨房用具,十分危险。
针对这些情况,执法队对生产设备进行捣毁,并贴处封条,并勒令其限期清空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省新镇塑料造粒生产已有多年历史,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劝导业主进驻到小微产业园,或者以合作社的形式,租赁专业厂房,进行生产。”省新镇党委副书记黄海堤说。
随后,联合执法队来到一针织厂进行突击检查。记者看到,该“厂房”就位于马路边,虽然外面大门紧闭,但是内部十几台针织机正在快速运转。
据了解,该厂消防明显不合格且不整改,还在偷偷生产。当场,执法人员勒令其停止生产,并拉下电闸,贴上封条,要求其进行停业整改。
当天,联合执法队共计对31家拒不配合整改的自建房加工场所采取生产用电断电措施,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整改后睡觉踏实多了”
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省新镇就印发《全镇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制定目标任务、整治范围、划分“整治重点”,根据整治步骤推进落实。
整治行动,也为许多自建房加工场所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主动配合整改。
25日,在省东村,一家彩印厂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消防整改。这是省东村首家开展自建房整改的企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加工场所二楼正在安装烟感器和消防安全喷淋系统。步行至3楼,一个个烟感器有序分布,一根根红色消防管互相连通,全面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为车间生产安全加码。
记者注意到,在二楼楼梯转角处,安装了消防软管卷盘;自建房楼顶,还安装了20吨的水塔,保证了消防用水紧急供应充足。
“之前厂房消防安全措施较为简易,虽然每天下班都会关掉电源总闸,说实在话,还是睡不踏实。”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企业主动接受消防安全评查,并投入资金进行整改,目前已投入十几万元,预计下个月完成整改。“整改后,睡觉真是踏实多了。我还会劝周围的朋友也要主动进行消防评查,用心整改。”
通过整改,陈先生明白了一个真理。“投入的是钱,买来的是‘安全感’,从长远看,安全就是最好的效益。”
取缔关闭50家丙类加工场所
据了解,自去年9月初全市开展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坚行动以来,省新镇严格按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将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坚纳入全镇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范围。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废塑料等‘散乱污’家庭作坊式企业存在死灰复燃现象,因此我镇坚决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的原则,要求所有镇村干部下沉到一线摸排全镇各类自建房加工场所,确保不错不漏。”省新镇党委副书记吕吉鸿介绍,经过摸底阶段,全镇累计摸排324栋自建房加工场所,涉及经营主体325家。
“截至2月20日,全镇324栋房屋加工场所进行消防评查已全部完成。经过这一阶段的集中整治行动,也起到了打击一个,震慑一批的良好效果。”吕吉鸿说,截至目前,丙类213幢完成评查录入率100%,其中取缔关闭50家,整改中待验收的有120余家,完成评查整改的有8家,其余近期也将启动整改工作;丁戊类111幢完成评查录入率100%,其中整改中待验收的有60余家,完成评查整改6幢。
据了解,此次集中行动由镇政府统一部署,镇安办、环保站、派出所、市监所、执法中队等多部门参与,目前共计对50家屡教不改、死灰复燃的自建房加工场所采取生产用电断电措施,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下一步,省新镇将加大整改力度,以网格为单位逐步覆盖全村,全面消除农民自建房消防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吕吉鸿表示,针对被取缔查封的加工厂,省新镇也将不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隐患反弹“回潮”。(海丝商报记者 赖香珠 黄奕群 通讯员 黄月清 黄达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车组件2025-05-0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