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前学村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
由于光前先生创建的各中小学已历经50余年,年久失修,全面重建千头万绪,又处在改革开放大兴教育、医疗之时,乡人和学校、医院都急于争先改建,改善办学、办医条件。成义先生于1992年12月及时致函李兆生,要依基金会“拟定的计划按轻重缓急”进行之。1993年9月又致函强调“要按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我们遵从侨意,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不齐头并进,把98座光前学村和医院的建设工程,依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有序地进行。我们建设“南益别墅”时,虽工程在1995年奠基,但依成义先生意见,把此项工程建设资金250万元让位用于光前学村的学校建设,而该项工程缓建了两年。由于捐助资金的集中统一安排,确保了全面完成光前学村建设任务,使学校办学条件获得了根本改善,办学规模成倍扩大,学校从6所增至12所,学生数从5000人扩至万余人,且教育效果显著提高,质量迅速提升,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步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大多学校成为南安乃至篮球比分直播:、福建的名校。因此,光前学村2003年被全国侨联命名为“科教兴国示范基地”。2009年光前学村建设项目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的“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选贤任能,委任李织霞、吴定基伉俪为李氏基金工程项目调研员
1991年间,由成义先生和成枫先生倡导创立的芙蓉基金会,在成枫先生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经过5年的风雨历程,家乡公益事业蒸蒸日上,成义先生称赞成枫先生“一片丹心系乡梓”。1995年5月基金会换届,成义先生致函理事长李兆生,称道“名誉理事长与理事长无私奉献精神,英明督导,积极推行,理事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任劳任怨,再配合各有关单位领导与下属间之精诚通力合作与协调,短短几年间发展迅速,焕然一新洋溢着勃勃生机。”成义先生的多次赞扬,对基金会同仁无疑是巨大鼓励和鞭策,是推动家乡公益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家乡公益事业全面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成枫先生因为年事已高,加上长期辛勤,身体渐弱,于1995年10月17日安然病逝。此时,已经搭好的“桥梁”,已打开的“通道”能否持续前行,家乡人民正为此忧虑时,成义先生于当年11月,致函理事长李兆生,“任命李织霞、吴定基伉俪为工程项目调研员,负责调研评估芙蓉基金会监理下的各个工程项目,沟通李氏基金与芙蓉基金会的联系”。成义先生任人唯贤,在函中称赞“织霞定基贤伉俪深受乃父爱国爱乡精神之影响,大有先人遗风,心系家国,情倾公益。慷慨捐输。当仁不让,深孚众望,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具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此家乡人民热烈欢迎,心里踏实,寄予厚望,随即聘任为芙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织霞女士带着一丝血缘,定基先生为了一缕乡情,不辜负成义先生重托和家乡人民的期望,勇于担当,为梅山作出了多少年月无偿无私的奉献。从当年跟随成枫先生多次返乡调查、视察,到对持续发展公益事业的谋划,从项目的立项,到数以亿计巨额公益资金的筹集,以及项目的实施、施工现场的视察、监督,无不操心操劳、关怀备至,芙蓉侨乡大地上深深地印上他俩的足迹,不论是在6月顶着炎阳或是12月冒着冬寒,放下自己的业务到梅山倾听乡亲的意见和要求,亲临工地视察公益工程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陪同成枫先生回梅山到2012年8月,24年间两人到梅山不下50次;1998-1999年,当学村大兴土木时,两人更在一年之间回来三四次调研工程进展与质量。两人受光前精神和成义先生的仁风义举所感召,在追随成枫先生时受成枫先生的潜移默化,除自付旅费外,还为到新加坡汇报工作、考察的基金会理事支付在新加坡的费用,除捐资推行慈善事业外,为向青少年宣讲和发扬光前精神,还出资请人撰写、翻译,以中、英、马三种文字出版《侨界楷模李光前》分赠全省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学校。织霞女士虽于2001年5月间英年早逝,定基先生也于2012年8月离任,但他们以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着力实现成义先生的愿望,共同谱写了南安公益史上的重要一页,让家乡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系南安市芙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共南安县委书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