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27日讯 到2015年,南安力争建成农村低保安居房280户,将所有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建成1个市级救灾备灾物资仓库。这是记者从日前出炉的南安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了解到的。
“十二五”期间,南安将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市、乡镇(街道)两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在各村(居)委会中确定1名自然灾害信息联络员,确保及时上报灾情。
为保证因灾倒房群众有房住,南安将逐步提高倒房重建补助标准,实施灾后重建安居工程,完成500个避灾点建设。
在救灾物资储备方面,南安将建立1个800平方米的市级救灾备灾物资仓库。自然灾害发生后,保证救灾物资在12小时内到达受灾地区。
到2015年,南安力争完成农村低保安居房建设280户,并把住房困难的低保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达到当地农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五保集中供养率将逐步达到25%以上,即达到1000人左右。
今后,南安将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三无”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建立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住院救助“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
规划还提到,南安将依托南安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老人公寓。“十二五”末期,南安26个乡镇(街道)均需设立敬老院。敬老院还需拓展服务功能,对区域内其他老年人、残疾人开展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项目服务。此时,南安全市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需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以上。(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郑慧雅 通讯员 张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