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影产量逐年增长,票房不断攀高,普通百姓沉寂已久的观影热情被点燃,先是一二线城市,继而是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乡镇,电影已经前所未有地融入到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但与中国电影这十多年来的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两个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一个是市场业绩的向好与舆论口碑的欠佳;另一个是在国内市场的风生水起和“走出去”的举步维艰。舆论口碑欠佳,表明中国电影的艺术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其市场表现;“走出去”举步维艰,意味着中国电影缺乏同其他文化有效沟通的能力或办法,以至于难以获得其他国家普通观众的认可。这两个矛盾同时指向中国电影升格为电影强国的一大掣肘——叙事水平的低下。
国产电影陷入叙事困局
当张艺谋、陈凯歌、何平、冯小刚等“第五代”导演掀起武侠大片的创作风潮时,他们依靠对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空前整合极大地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制作质量,为观众奉上一个个“视觉盛宴”。但由于这批创作者大多依靠艺术电影起家,在被卷入市场化的大潮之初,不太适应商业大片的生产机制。因此,在实际的创作中,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对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做出了种种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和效仿,取其易于移植却流于浅表的“视觉奇观”,舍弃了看似无足道哉、实则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其结果就是诸如《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影片大多在包括情节逻辑、角色配置、人物动机、主题意蕴等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从而消解了其在视听效果方面所取得的突破,被影评人斥为“眼热心冷”“养眼不养心”,观众也很容易对此产生审美疲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