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街柳巷做一名文艺女青年是需要勇气和才华的。
不要以为在这人人皆创业天天打鸡血的今天,我们已轻松告别了侏儒症的沉疴痼疾。中国电影第五代第六代之后似乎再无真正意义上的接力者了。倘若真有人肯命名,这一代电影人(当然,不光是电影人)不如叫“犬儒的一代”吧。所以我们见到《路边野餐》,见到认真的创作人就会欢天喜地。好比在跑道上见到虽然不在前列但还在坚持的选手,我们拼命地欢呼“加油”。
《驴得水》也是这样的选手,认真做戏,企图隐喻,不吝呼求。见到这样一位不肯犬儒的创作者,怎么能不为她加油呢?
有忘情的加油者,自然就有冷酷的观察员。《驴得水》争论双方的观点,我几乎都认同。看上去,犟头犟脑的《驴得水》缺点也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剧中人物塌方般的突然转折,用力过猛掏心掏肺式的表演,一切都像影片中那被女主人公张一曼撒向风中的洁白的大蒜皮,浪漫乎,好像哪里不对劲。这种不对劲,跟在花街柳巷见到了文艺女青年的不对劲,如出一辙,有些惊艳,更有些拧巴。明明一个个理想满满的人,怎么就塌陷到面目狰狞猥琐不堪的地步?即使惟一一位没有在人性的试练中败下阵来的张一曼,怎么就脆弱如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