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绣春刀·修罗战场》公映,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已经过亿。
就像三年前它的姊妹作《绣春刀Ⅰ》一样,这部武侠电影的核心故事仍然围绕着大明锦衣卫展开。
按《明史·职官志》,锦衣卫乃皇家武装,除了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还掌管缉捕和刑狱。“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每逢大型朝会和其他重要活动,锦衣卫们都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紧随在皇帝左右。
也就是说,飞鱼服和绣春刀是锦衣卫在正式场合的标配。如果我们回到明朝,看到有人穿着飞鱼服,拔出绣春刀,甭问,准是锦衣卫无疑,为了避免惹祸上身,还是赶紧撒丫子吧!
飞鱼服
红色极其尊贵,低级文武官员都不该穿
在《绣春刀·修罗战场》这部电影里面,就有两处这样的情节。
明代孔府旧藏:斗牛纹青罗袍
第一处,男主人公沈炼和女主人公北斋首次见面,北斋说:“你有本事脱下官服,去大街上走一圈,一定会挨揍。”北斋说的“官服”,指的就是沈炼身上的飞鱼服。
第二处,沈炼夜战东厂高手郑掌班,虽然蒙着脸,但是被郑掌班看见了他的绣春刀,人家当即就说:“哦,原来是个家贼。”
明代孔府旧藏:飞鱼纹黄纱袍
飞鱼服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式呢?两部《绣春刀》里都出现过,百户沈炼的黑色制服,千户陆文昭的白色制服,颜色不同,但都属于飞鱼服。飞鱼是一种图案,名字叫鱼,长相却像龙:双足,四爪,两翼,鱼尾,在大海上飞行。据说这种东西本是《山海经》中的神兽,象征着天下太平,明朝中后期成为高级官员和皇帝亲信的官服图案。
明代孔府旧藏:飞鱼纹绛纱袍
查《明史·舆服志》,正德皇帝朱厚照封赏臣子,让一品官穿斗牛服,二品官穿飞鱼服,三品官穿蟒服,四五品穿麒麟,六七品穿虎彪。斗牛、飞鱼、大蟒、麒麟,都是神兽,它们的造型其实都很像龙,区别无非是龙有五爪,而斗牛和飞鱼皆为四爪。另外,斗牛头上长着两只牛角,飞鱼背上长着两只翅膀。山东曲阜孔府藏有明代官服,其中就有斗牛服和飞鱼服,猛一瞧,都很像龙袍。
沈炼的官位很低,只是一个百户(在《绣春刀Ⅰ》中是个总旗,比百户的级别还要低),大约相当于七品官。他的顶头上司陆文昭是千户,大约相当于五六品官,本来并没有资格穿飞鱼服。但是明朝皇帝比较任性,经常破格赏赐亲信太监和亲信侍卫穿那些只有王公大臣才能穿的服色。
明朝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一书中写道:“在京内臣稍家温者,辄服似蟒,似斗牛之衣,名为草兽,金碧晃目,扬鞭长安道上,无人敢问。至于王府承奉,会风致赐飞鱼者不必言,他即未赐者,亦被蟒腰玉,与抚按藩臬往还宴会,恬不为怪也。”京城太监稍有经济实力,就给自己定制斗牛服或者蟒服;宫廷侍卫和王府仆人也经常穿着飞鱼服上街,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明朝宫廷画《出警入跸图》中画了很多锦衣卫,穿的统统都是飞鱼服,颜色是大红的。按照《大明律》的规定,红色极其尊贵,低级文武官员都不该穿,但是有皇帝罩着,御史们不敢弹劾。跟宫廷画上的锦衣卫比起来,沈炼及其同僚只敢穿黑白两色的飞鱼服,显得非常低调,符合他们平日在官场中谨小慎微的作风。
绣春刀
只见于文字记载,电影道具近似于兵书中的长刀
说完了飞鱼服,再说说绣春刀。
明代《军器图说》中的长刀和腰刀
到目前为止,绣春刀只见于文字记载,史料中没有任何一幅图来描述这种刀的具体造型。《出警入跸图》上锦衣卫佩戴的腰刀很可能就是《明史·职官志》中提到的绣春刀,但我们不敢打保票。
电影中的绣春刀做工精致,造型优美,刀柄很直,刀身偏窄,背厚,刃薄,尾部微微上翘,有一个美妙的弧度。这种刀比《出警入跸图》中刻画的腰刀要直一些,更像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兵书《练兵实纪》中刻画的长刀。
中国古代士兵早期用的刀都偏直,从宋朝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弯的趋势。比如说唐朝骑兵用的刀,很长,很厚,劈砍有力,击刺也有力,但是,拿着太重。士兵左手控马,右手持刀,如果力气不够,握刀就不稳。好在唐朝骑兵里有很多中亚胡人,人高马大,适合使用这种重器。到了宋朝,步兵比骑兵多得多,远战用弓弩,近战才用白刃,比较轻便的弯刀就慢慢普及开来。元代蒙古骑兵用的马刀更弯,直接影响着明朝士兵的装备风格。明朝中后期闹倭寇,日本武士刀又长又弯又锋利,逼迫着明朝军刀继续改革,渐渐朝日本刀的方向发展。
跟长刀相比,弯刀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呢?其实主要在于更加耐用——过去钢铁锻造技术不够先进,坚固与柔韧难以兼顾,一把刀如果很厚重很结实,往往也会很脆,一刀砍到敌人头盔上,敌人震晕过去,自己的刀也折了。如果做到了柔韧,它又太容易变弯。当年古罗马士兵用那种又直又重的铁剑与波斯人的弯刀作战,每当砍死一个敌人以后,就得把剑放到地上,用脚去把它踩直,很麻烦,也很危险。如果铸成弯刀,刚性就可以强一些,而且不怕折断。因为刀刃外凸,跟被砍杀物体的接触面小,比直刀更容易切入,同时由于刀身弯曲,重心远离刀柄,劈砍时惯性增大,杀伤力会更强。
戚继光与倭寇交战多年,曾经感叹日本刀的可怕杀伤力:“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刀的形制不如日本刀科学,锻造方法也没有日本人那样精益求精,拿着国产刀来格挡日本刀,会被日本刀砍成两截。故此戚继光改进了军刀的式样和锻造方式,使“戚家刀”名震天下。
电影中沈炼与信王麾下高手丁白樱交战,最初用的那把绣春刀可能是单位发的国产刀,被丁白樱一下削断。后来他回到家里,拿出老爹留下的一把绣春刀,碰到丁白樱时再也不怵了。沈炼后来用的这把刀,要么是戚继光改进过的戚家刀,要么是高价进口的日本刀。按戚继光《纪效新书》记载,当时国产刀七八百文一把,日本刀五千文一把,贵得很。
火器
明朝晚期发明家赵士祯研制出多款中国版火枪
《绣春刀·修罗战场》中出现的武器当然不止是绣春刀,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东厂太监郑掌班用的流星锤,以及丁白樱男弟子用的狼牙棒。
明朝火器专家赵士祯在葡萄牙火枪基础上发明的“合机铳”
戚继光兵书和晚明另一本兵书《军器图说》中都没有狼牙棒,可能是因为这种武器太重,主要是女真骑兵的装备,不适合以守城战和阵地战为主的明朝士兵。戚继光倒是发明过一种类似狼牙棒的武器,取名为“筅”,用竹子或者钢铁制成,其实就是在一根长棍上面丫丫杈杈装上很多半尺长的尖刺,比狼牙棒轻便得多,杀伤力却一点不次于狼牙棒。
戚继光《练兵实纪》中的狼筅
郑太监的流星锤也不见于明朝兵书,因为这种武器耍起来半径太大,方向不明,很容易误伤同袍。不过电影中给这种武器加了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在流星锤上凿出许多小孔,并往里面安放燃料,只要轻轻吹一下,就有火星飞溅出来,既能烧伤敌人,又能在暗夜中照明。
我们中国人聪明才智丝毫不亚于老外,自古就在兵器上拥有许多发明创造,例如火药的和突火枪的发明,产权都属于中国人。突火枪最初是南宋人发明的:往竹筒里填上火药,点燃药线,向敌人喷射火焰。元朝时改进突火枪,将竹筒变成金属筒,可以长期使用,取名为“火铳”。而在明朝,我们就落后了,《修罗战场》中沈炼三番五次被火枪队攻击,那些类似现代步枪的火枪并非中国人发明,而是学自葡萄牙人和日本人。
戚继光《练兵实纪》中的鸟铳
戚继光《练兵实纪》载有火枪,并附有说明:“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寇得之,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中国早就有突火枪,但是没有这种带扳机和发射装置的火枪,因为跟倭寇作战,才学会制造火枪。
明朝晚期出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火器发明家,名叫赵士祯,他在多次观摩葡萄牙火枪和日本鸟枪之后,用毕生精力研制中国版的火枪,终于研制出“合机铳”、“轩辕铳”、“三长铳”、“迅雷铳”、“掣电铳”等多种射击武器。这些火枪的造型大致都差不多,都是由金属枪筒、木质枪托、准星和点火器构成,而且都是从前膛装填铅弹的前膛枪。发射之前,需要先填装火药、装入铅弹、点燃火绳,大约间隔一两分钟才能发射一枪。而且由于枪膛中没有膛线,子弹飞出时方向不准,很难射中目标。
前膛装填、没有膛线、用火绳点火,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火枪的通病。所以直到火枪发明之后两百年,传统的冷兵器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电影中沈炼骑马逃跑,边跑边用手持的弓弩还击,几十个火枪手居然打不中他,那并非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在起作用,而是因为火枪还很落后的缘故。
供图/李开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