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杭稔田镇田农智能化温控大棚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翻土,该项目负责人巫竹根告诉笔者,这里种植的番茄、四季豆等蔬菜刚销售完毕。该项目是稔田镇引进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500亩。目前,一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省定智能温控大棚150亩。同样,在总投资3.1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湖洋镇鑫中合农场,这里引进种植的小番茄等高端农产品已供不应求,除了在市场和网络上销售,这家公司还与厦门航空、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供销合作关系。这几年,像田农农业、鑫中合现代设施农业这样的项目,在上杭逐渐多了起来。
作为第二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全国“三农”综合保险发源地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近年来,上杭县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通过施行有力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优化政策扶持,农业更有保障
对于现代农业如此重大的课题,做好区域的谋篇布局至关重要。经过长期调研,上杭县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需要,提出现代农业“三区一园”集中连片推进发展重点,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即发展以古田为中心,辐射带动古蛟片区高山生态农业发展区;以临城为中心,辐射带动郊区型休闲农业发展区;以稔田为中心,辐射带动东南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临城、蛟洋为中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为此,上杭把“三农”作为财政支出重点,县财政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兑现强农惠农政策。针对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难、抵押难、贷款难等问题,上杭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担保基金,由县财政出资设立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贷款担保基金200万元、规模农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3600万元、林权抵押保证金3000万元和农业规模经营担保贴息补助资金10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的龙头企业、示范企业、家庭农场、职业农民提供不同标准和不同额度的免担保措施。
据了解,仅2016年,上杭县各类金融机构支农贷款余额达118.14亿元、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规模经营贷款贴息229户100万元,全县农业各类抵押担保贷款达21.04亿元。该县还在全国首推政企合作“三农”综合保险,逐年加大农业保险力度,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
发展新型主体,农村更有干劲
“政策好了,我们扎根农村也更有信心了,我们将扩大水稻规模种植,并带领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在上杭中都镇军联村聚胜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晓文、梁永英夫妇都是大学生返乡青年,短短4年,种植水稻从最初不到百亩增加到目前的800多亩,让他们过足了“农场主”的瘾。
在惠农政策强有力的鼓励和引导下,上杭现有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1572家,其中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50家、市级示范农场25家、省级示范农场7家。此外,全县现有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有364个,其中被评为部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29家。
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上杭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扶持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从事现代农业建设。此外,还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华润五丰、傲农集团、中农批、擎荣农产品加工等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落户,华润润农食用菌、福万家蜜饯制品加工实现竣工投产,擎荣槟榔芋、百香果加工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培育打响品牌,农产品更有知名度
为打响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效益,帮助农民增收,上杭县把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发展扶助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1—2个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刘文荣是上杭临城镇土埔村杭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对县里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深有感触:“我们合作社规模种植萝卜,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精深加工,还注册了萝卜干商标,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据他介绍,合作社去年与厦门航空签订航食小菜采购合同,上杭萝卜干小包装系列产品成为厦航航食小菜食品,上个月他们再次与厦航签约,进行长期合作。“小小萝卜干,也开始飞上天啦!”刘文荣说。
如今,杭梅、上杭萝卜干、上杭槐猪、通贤乌兔、“优创”茶油、“姜姑娘”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广为人知。目前,上杭拥有地理标志有机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51个、省著名商标16个、市知名商标22个、省名牌农产品7个。(通讯员 林斯乾 郑嘉雯 黄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