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主干流4个断面诅类水质达标比例达100%、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6年全县综合水质总体评价为且类,达标率100%……
3月21日,记者在上杭县城汀江河道见到,一江清水缓缓穿城而过,水面如镜,蓝天白云、摩天高楼尽人其中;两岸花红柳绿、游人如织,更有游泳健儿戏水江中、不亦乐乎!
这些美丽温馨的景象,正反映了上杭县近年来为守护汀江一江清水,主动作为,落细落严落实河长制取得的可喜成效,让当地百姓真切感受到优美生态环境带来的那份幸福。
党政同责 层层有责
汀江流域在上杭县境内的集水面积达2715平方公里,汀江干流及其支流旧县河、黄潭河为县内三大河流,是当地百姓赖以生产生活的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保,是执政为民最重要的体现!上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汀江流域的治理工作,2014年开始先后制定出台了《上杭县河长制实施方案》、《上杭县汀江流域河长制工作机制》等文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由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河段长,在河流所在村设立村河长,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还建立专管员责任制。2016年,结合“三大战役”的实施,成立了生态环保攻坚战役领导小组,将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役作为重中之重。
该县抓住“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个关键,建立并完善了河长制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对责任落实到位的河长、专管员,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对措施不力,敷衍塞责,履职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列人年度考核惩戒。
狠抓源头 严格整治
生猪养殖场排污是该县河流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狠抓源头、严格整治最突出的涉水环境污染,是上杭县落实河长制、治理水污染的一大着力点。
该县制定并下发了《上杭县2016年生猪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农村环境监察临时中队,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执法监管,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查处一批污染严重的规模化养殖场。2016年,该县共拆除禁养区生猪养殖场(户)3791家,拆除面积77.52万平方米,削减生猪31万头,完成了109家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同时,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法院、公安局、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建立健全环境违法案件联动办理机制,依法加大对涉及环境违法案件的惩处力度。自去年以来,该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747人次,开展了多次“清水蓝天”专项行动,督查环境违法企业450余家次,立案处罚45起,停产限产34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3份,实施了全省首例将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作为处罚责任主体的处罚。今年2月28日,该县对旧县河旧县镇和坝电站库区河段非法采砂开展联合执法,有效地保障了旧县河流域水安全。
攻坚克难 黄潭水清
黄潭河由于受工矿企业开发及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影响,水质恶化,成为全市水流域环境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水质黑、恶、臭,严重影响沿河百姓生产生活,为此,该县2013年开始实施了黄潭河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落实河长制。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河长们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岸上。他们协调联系有关部门积极抓落实,开展联动执法,关闭冶金、水泥等污染企业21家,关闭拆除猪场1586家,打击非法采洗砂场69家。河长们下河道、蹲工地,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拆除临违建筑、绿化河道、清淤保洁……打响了一个个攻坚克难、标本兼治的硬仗。乡镇河长蓝尚荣为彻底清查河水污染原因,与乡环保部门一起抓好沿河印染企业污水的达标排放,控制上游来水污染,深人每家每户进行环保意识宣传,连续三月奔波在拆迁猪场的工地上。
环卫保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建设了集镇生活垃圾填埋场6座、村级垃圾填埋场76座,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池2000余座,发放垃圾大小桶6000余个,使垃圾乱弃乱倒现象得到遏制。如今三年过去,黄潭河水质改善明显,主要水质污染源因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浓度持续下降,断面水质持续好转,大部分河段水质达到诅类水质标准。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汀江流域一江清水仍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今年,结合贯彻落实新一轮《龙岩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方案》,上杭对河长制责任再明确、再深化、再落实,推动汀江流域生态环保综合整治再出发,切实将汀江流域“绿色、生态”打造为上杭红土地上最美的名片。(记者 蓝明丰 通讯员 陈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