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到永定岐岭乡竹联村去游玩,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房屋门口,双手放在火笼上取暖,心里涌起一种久违的温暖。因为,这个逐渐消失在客家人视野的取暖工具,要再寻找它似乎不是那么容易了。
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正德《咏竹火笼》、沈约的《咏竹火笼》等,其中,北朝时期谢怠的《咏竹火笼诗》最为有名。这首诗里写道:“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本自江南墟,便娟修且绿。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这些正是火笼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佐证。
火笼的外形像缩小了的圆柱形花篮,采用光滑的竹篾织成身子,里面是陶土制的大钵,用来盛木炭。配上弯弯的拱桥状的柄,盖上圆铁丝编织的盖子。编外壳是篾匠师傅的细活,编好的火笼绝对称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间手工艺品。单看那层层环绕密密匝匝的细篾条,你就不能不为篾工的细致和耐心而叹服。
上一辈的老人几乎都用过火笼。每当寒风冬至时,客家老人就从床底拿出火笼,取出火钵,做饭的时候,用火钳从灶膛取出红红的木炭放进火钵。一般来说,客家人都会在灶台旁边准备一个坛子,用来收集平时做饭未燃烧完的木炭,以便用来添加火钵里。木炭放进火钵后,有时为了让木炭能耐久保暖,会在上面加一层薄薄的草灰,再一手转着火笼一手用火铲将热灰稍稍压实。待到感觉火笼有些降温,用火钳拨出木炭,当感觉火笼温度低了再挖开一点,这样火笼的温度就能持续较长的时间。等到春天到来,天气渐渐变暖的时候,客家人会把火笼里的剩灰倒掉,然后一个个堆在一起,放在床底或者隐蔽的地方,等到下一个冬日重现。
在烤火笼取暖的时代,也常常会有一些老人和妇女把火笼白天用于取暖,晚上睡觉时放入被窝作“暖床”之用,烤烤手,烤烤脚,暖烘烘的。当然也有安全隐患,有时睡着忘记拿掉,烧坏被子,烧坏火笼,甚至因此发生火灾而烧毁房屋。但是,火笼留给大家更多的是快乐。许多时候,我们小孩子也会充分使用火笼,把黄豆、地瓜等放在火笼里烤,一会儿“叭叭”响,豆子就熟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又香又脆的烧烤,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如今,靠木炭取暖的火笼也渐渐地失去了踪影,但是留给那个时代的人的温暖却久久不能散去。因为,简陋的火笼虽然比不上现代的暖风机、空调等家电,却帮助客家人走过漫长的冬日。抚摸着火笼的沧桑,竹篾有多光滑,取暖的故事就有多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