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把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这个复杂巨系统比作一部庞大机器的话,指挥机制则是“润滑剂”。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军实际、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机制,对加速推进改革强军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指挥机制,泛指指挥体系的运行规则、流程和方式。通常包括内部组织形式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流程和方式,以及为保障指挥体系顺畅运行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指挥规范)、作战计划、方案措施,各级、各类组织(要素、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等。当前,应在学习借鉴外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健全符合我军实际、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新机制。
指挥员关键信息需求机制。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信息主导特征突显,“信息流”连接和引导“物质流”、释放“能量流”,依托“信息链”支持“指挥链”、控制“打击链”。与此同时,指挥信息来源广泛,信息的海量处理和精准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了指挥员掌握运用信息的难度。因此,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指挥员最关切、具有决定性作用且数量规模适度的核心信息,为指挥员科学筹划作战和指挥控制作战体系运行提供精准、高效保障。美军十分重视指挥官关键信息需求,把它作为司令部组织信息管理的基准,主导指挥体系运转。美军认为,指挥官对敌方、己方和战场环境等有特定的信息需求,其结果直接影响作战决策和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美军联合作战指挥官通常根据联合作战部队的规模,任命信息管理军官、联合参谋部业务处信息管理代表、下属信息管理员等,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信息管理委员会,制定信息管理计划,借助上级、下级、友邻司令部及其他机构,组织提供关键信息保障。
作战决策周期约束机制。俄国著名军事家苏沃洛夫曾说过:“一分钟能决定战斗的结局,一小时能决定战局的胜负,一天能决定帝国的命运。”作战指挥活动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特别是作战决策,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旦超出用于反应的允许时间,就会贻误战机、丧失主动。异军突起的颠覆性技术,促使信息化战争将进入“秒杀”时代,推动作战指挥进入“读秒”状态。这些变化,客观要求指挥员运用作战筹划的科学方法,采取指挥工程化模式,合理分配和监控各个环节的时间进程,标准化生成筹划活动的成果,构建起一体联动的决策周期约束机制。如美军司令部的“7分钟操练程序”,就规定了参谋人员在向参谋长汇报情况时,需要在7分钟时间内使用相对固定的模板简明扼要汇报。
联合作战计划制定机制。制定联合作战计划是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主要任务,也是主导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活动。围绕实现共同的作战目标,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内的指挥机构与军种指挥机构、联勤保障中心,机构内部各部门(要素)之间、前台指挥席位与后台保障力量之间,在标准化的联合作战计划制定程序框架内,基于统一的战场综合态势图,异地同步联合作业,区分不同层次逐级细化。通过多个级次、多轮互动,滚动推进作战计划制定,整个指挥体系犹如一部庞大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行。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把指挥员的关键信息需求、意图和决心转化成各类作业产品清单;下级指挥机构、部门(要素)按产品模板和规范流程,具体细化、完善补充,反馈到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再由指挥机构进行综合处理,消解不同作战领域、军种作战力量等行动之间的冲突,确保作战力量协调一致行动。
跨部门跨机构协调机制。机构的职能分工、体系的层级结构、行动的军民融合,决定了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运行,离不开协调解决跨部门、跨机构的协作与联合问题。特别是新的战区不再负责主建管理军种部队、后勤与装备保障力量等,遂行军事任务时申请战略支援、组织作战保障、调配作战资源等,都涉及协调问题。一方面,既可根据指挥需要临时设立军种、军地行动等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多军种、军地之间联合行动的问题,也可常设专司协调职能的部门。如美军通常根据需要,在联合作战部队司令部设置“军事-民事行动中心”“联合跨机构协调组”等部门,协调解决民事和军事行动中的问题。俄军为了解决跨机构协调问题,在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专门设立了“国家机关和组织协调局”,负责与联邦各权力执行机构及联邦主体进行协调,保证在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时能够做出更快的反应。另一方面,可采取成立职能性协调委员会的形式解决协调问题。这种委员会不是行政部门,而是在跨部门、跨机构之间发挥领域专业职能的组织。如由战区、战区军种的情报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合情报协调委员会,可以协商解决联合情报获取、战场态势融合、指挥员关键信息保障等活动中的具体问题,推而广之,不同层次、不同机构之间的相同业务领域也可运用这种机制解决协调问题。(李文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