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里的梧桐,喜事连连。
4月23日,马尼拉旅菲梧桐同乡会将迎换届盛典,这是2000多名在菲梧桐人三年来的一件大事喜事。远在3200公里之外的晋江市罗山街道梧桐社区,1500多名居民脸上亦是喜气洋洋、意气风发,一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40多人的赴菲庆贺交流团,也在为行程做细致的准备。
异地同乡会换届,为何梧桐人如此重视?
因为这不仅是近年来社区首次前往菲律宾,与乡贤面对面交流,更希望通过听侨意、聚侨力、汇侨智,进一步加强两地互动互通,“以侨为桥”助力社区向好发展。
此刻,把时间跨度拉开,几十年来,梧桐旅菲乡贤助力家乡发展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处处可见“芳名录”
走在梧桐社区的大路小道上,很容易会在屋檐下、拐角处、戏台下发现各种“捐资芳名录”,修路的、重修戏台的、建菜市场的、建居委会的,每一块“芳名录”都诉说着社区和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不完全统计,梧桐社区旅菲同胞超过2000人。多年来,在海外辛苦打拼的梧桐人,通过捐款捐建等各种形式,倾情倾力支持梧桐社区发展。
“多年来,社区的大小事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即做出决定后,第一时间把消息分享给菲律宾华侨和香港同胞,他们总会自发捐款,社区乡贤也会慷慨解囊,事情往往事半功倍。”梧桐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华伟说。
2016年,梧桐社区决定在“大宫”原址上翻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作为社区老人休闲健身活动场所,但是300多万元的资金却让大家发了愁。
“菲律宾华侨捐款80多万元,香港同胞捐款50多万元,加上本地乡贤助力,资金压力就缓解了。”梧桐老年人协会名誉会长陈枝执介绍,在海内外乡贤共同努力下,老年人活动中心于2017年建成。
全力以赴“托未来”
清明节前,刚从菲律宾回到家乡的梧桐乡贤陈炳清和陈天从,迫不及待来到社区幼儿园了解改建进度,并表示将尽一份力。
这所即将改建成公办的社区幼儿园,是社区居民的热切期待。
正在改建的幼儿园,前身是1962年由海内外梧桐人捐资兴办的罗山乡第六小学,1984年更名为梧桐小学。多年来,梧桐小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了海内外梧桐人的大量心血。
“我们社区30岁到60岁这代人,基本都在梧桐小学念书。”43岁居民陈清平说,他还记得1992年社区陈孙楼家族回到梧桐的盛况,“我当时只有9岁,和同学拿着花,敲着锣去迎接华侨。1994年,学校重修后,我还念了一年才毕业呢。”
2021年,罗山街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梧桐小学停办。为了社区的孩子们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海内外梧桐人共捐资500多万元助力晋江第六实验小学建设。其中,菲律宾华侨捐资220多万元,香港同胞捐资50多万元。
如今,梧桐社区居民建议将闲置的旧小学校舍改造成公办幼儿园,改善社区学龄儿童的上学条件。面对资金缺口,海内外梧桐人又一次站了出来。
扶危助困“显真情”
“虽然他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但是海内外每一个梧桐人的情谊,我们铭记在心。”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但居民老陈说起这件事,仍充满感恩。
2020年,老陈的儿子小陈在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身患癌症。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很快捉襟见肘。宗亲、邻里得知消息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很快,旅菲梧桐同乡会也发动乡贤捐款。
“社区海内外乡贤累积捐款20多万元,支撑了小陈两年多的治疗费用。”陈华伟介绍,这些年来,海内外梧桐人这样扶危助困的事情并不少见。“我们社区没有老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吃不上饭,也没有小孩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很多华侨会以宗亲、‘房头’为单位成立基金会予以资助。”
据悉,梧桐社区的蔡厝基金会是一个已经有十年之久的“房头”基金会。当时,本地乡贤和菲律宾华侨共捐赠近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为“房头”内的20多名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50元慰问金。“从2013年到现在,每年都有经费补充,海内外乡贤都希望将这个基金长长久久运作下去。”基金会理事长蔡永波表示。
海内外乡贤反哺故土,也让梧桐人更有建设家乡的自觉和底气。今年,梧桐社区将推进美源楼、枝所楼等8栋古厝保护性修缮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古厝群的整体保护和开发,探索有效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路径,“以侨为桥”推动乡村振兴,让梧桐古厝群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同时,该社区还将成立“梧桐乡村振兴促进会”,进一步传递乡音、凝聚乡情、汇聚力量,推动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 钱健铭 曾舟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