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症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是我国儿童心理门诊常见心理障碍之一。患儿多表现为对课堂、同学有恐惧感,不愿进校门,谈到学校、课本、老师等关键词就发脾气,有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
身边隐藏的心理病
编者的话:没食欲、睡不着觉、醒得早、不爱说话、不愿上学、喜欢在家安静地看书、老觉得手机响、吃饭也要刷微博……不管小孩、大人还是老人,不论自己还是身边人,都可能有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小“怪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表现背后其实可能隐藏着心理疾病。
年轻人
老刷微博,信息依赖
在外企工作的孙小姐忍不住时刻刷微博,总担心漏掉最新的信息,因此失眠、食欲下降;平时总觉得手机响,一旦忘带手机就坐立不安,感觉错过重要的事。
信息社会里,许多人认为掌握信息越多,离成功越近。许多白领不得不拼命获取各类信息,强迫自己更新知识储备,可大脑里的“仓库”装太满,让自己紧张、浮躁、焦虑,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信息依赖还衍生出各种心理障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现,71.8%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很普遍,89.8%的人承认自己有“搜索依赖症”。这是因为手机和搜索引擎让信息来得更迅捷,但严重的信息依赖却可能转化成强迫症、焦虑症。
遗漏一些信息总难免,况且信息并非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感到累的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有计划、有规律地获取信息,有节制地消化新信息。休息时放松身心,告诉自己“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养成看报习惯,因为报刊经编辑筛选,阅读很省心,还可看到深度分析与评论。
中年人
凌晨早醒,心境障碍
54岁的老陈快退休了,工作压力却还很大。他最近总在凌晨三四点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中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医学研究所调查发现,45%的中年人经常失眠或早醒,多因心理压力大。
早醒常伴随醒后浮想联翩,回忆以往得失或反复思考、揣测某件事,脑子里乱糟糟一片,越想越烦。早醒除少数因疾病引起外,大多数都与压力大、忙于应酬、老加班、对前途过度担心有关。这些职场负性事件带来不安全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加上失眠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积累可能诱发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早醒又是抑郁症的伴随症状之一,若反复早醒,并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消沉等症状,需尽早找心理医生诊治。
治早醒应从抗抑郁入手。俗话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说明治失眠有难度,需要耐心。患者首先要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有助减轻压力。其次应长期适度锻炼,最好每天晚饭后锻炼1~2小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不过分劳累为标准。
老年人
沉默少语,可能抑郁
郑先生的母亲72岁,近日反应变迟钝,跟她说话爱理不理。家人以为是认知障碍症,带她看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疑为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7%~10%的老人患抑郁症,患躯体疾病的老人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许多老人沉默少语,不愿诉说内心的痛苦,有意避免与人交流,类似认知障碍症,而抑郁症状往往被掩盖,容易造成自杀等严重后果。老人适应能力差,加上不断出现退休、亲友去世、健康恶化等负性生活事件,压抑的心情得不到疏导,会产生抑郁情绪。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调查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的罪魁祸首,以晚年丧偶居首。研究显示,独居老人难以获得必要的照顾和心理支持,容易抑郁。
子女要关注父母的心理状况,当他们出现老怀疑自己有病、思维迟缓、不停发牢骚等表现时要警惕。老人要多与他人交流,和朋友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练练书法;也可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如打太极、逛公园、慢跑等。参与集体的社会性活动,要比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区要多开展老年活动,给老人们提供一个社交平台,走出家门。
儿童
不愿上学,是种焦虑
9岁的小洋品学兼优,可转学后天天吵着不想上学,不跟同学交流,半年都没好转。学校心理老师推测是学校恐惧症,建议看心理科。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是我国儿童心理门诊常见心理障碍之一。患儿多表现为对课堂、同学有恐惧感,不愿进校门,谈到学校、课本、老师等关键词就发脾气,有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家长常认为是孩子装的,意识不到背后严重的问题。
学校恐惧症有3个原因。一是孩子自身过分敏感,承受能力差,受点挫折就受不了。二是家长性格懦弱、不善交际,导致孩子形成防御性消极心理机制;过度溺爱让孩子难以适应分离状态。研究发现,超2/3的患儿家长过分关注成绩、期望值过高,剥夺孩子玩耍与情感宣泄的权利,使之丧失求学乐趣。三是学校重智育、轻情商,孩子常被批评、欺负等会让孩子拒绝上学。
孩子厌学,家长不可粗暴地批评孩子,而要耐心沟通。可正面引导,如告诉孩子,不上学就当不了科学家、警察。改变教育方式,多给感情支持,少些溺爱。焦虑症状严重时,可与老师商量暂不上学。复学要循序渐进,靠近学校,走进学校,坐进教室,听课一小时、两小时……一步一步让孩子适应学校。每当孩子有进步,应及时表扬。有生理症状的要排除躯体疾病。
青少年
喜欢宅着,社交障碍
16岁的佳萌暑假期间三周没出门,窝在家里看书、玩电脑。父亲让他出去走走,他依然我行我素,连最喜欢的姥姥来了也不见。现在许多青少年跟佳萌一样不愿出门,日前,《新京报》一项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到1小时。
适度“宅”能休养身心,但长期不与现实社会接触会影响性格或行为模式。轻者无法正确评价自己,变得自卑或自负,性格内向、偏激,生活态度消极,不爱交流。重者出现社会退缩、情感淡漠等社会功能损害症状,患上社交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更有甚者出现少语少动,或自言、自语、自笑,把自己关在屋里发呆,对家人漠不关心,患上精神分裂症。
“宅”族的心理成因有社会文化转型为陌生人社会、社会信任度下降、电子产品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等。出于安全考虑和成绩至上观念,不少家长没意识到“宅”现象的危害性,甚至表扬孩子不出去乱跑,比“野孩子”文静。这种正向强化让不少成绩好、爱看书的孩子也加入“宅”族。
青少年逆反心理强,简单说教往往适得其反。家长不妨做好榜样,与邻居、朋友多交流、多串门,鼓励孩子外出运动,同时教会孩子如何辨别好人坏人。青少年应“宅”而有收获,比如上网结识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也可拓展兴趣,如读书、绘画等。还要“宅”得健康,保证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如果出现心理障碍,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授胡佩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