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11 既练常规题型,也练新颖题型。
考试总的要求是“稳中求进”。考试要“稳”,就是说有许多“常规题”。复习时应按“样题”进行训练,选题尽量贴近考试题型。考试要“进”,就是说有一些“新题型”,同时在深、广、难、综上有一定要求,在新、奇、趣、巧上做文章。因此,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能力题、探索题、开放题、应用题、综合题的训练,还可以针对重点、难点、疑点、误点、弱点、考点等进行强化训练,这些训练安排在6月9日前进行为宜,题量不宜太大。
策略12 既训练应试能力,也抓保温练习。
应试教育不可有,但应试能力不可无。冲刺阶段,应抓住不多的检测机会,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检测可以暴露问题,如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差、速度过慢、方法不当、考试焦虑、不会“跳过拦路虎”(小的题目)等问题,应当注意纠正,应把每一次检测当成一次很好的训练应试能力的机会,逐步提高应试水平。考前要养精蓄锐,但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我以为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这叫保温练习。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不宜做偏题、怪题。
策略13 小题“一望而解”大题“激活思维”。
各类考试,都可以提前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进考场,这时可以看题但不能拿笔答题。这段时间的利用是有讲究的。我常常让学生对“定性”的小题(选择题、填空题等)进行“一望而解”训练(即看题不动笔的解题训练),同学们可以自己练练看。对于大题,可以尝试只想思路的“概括式”解题训练: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核对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策略14 填写信息,总览全卷。
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等,这样做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题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策略15 认真审题,灵活答题。
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答题时,
要注意过程清晰,稳中求快。一要书写清晰,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策略16 多做试题,分分必争。
中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就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段小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也要敢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策略17 抓住“题眼”,构建“桥梁”。
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策略18 难题不惊,易题小心。
遇到难题或陌生题时,要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要有“我难人难,我不怕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之心态。遇到易题,要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在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不仔细。
策略19 思路暂塞,学会变通。
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稍稳定,思路慢慢清晰时,再回过头来做。
策略20 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检查,是作为考试的一种补救方法。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是否有概念错误、运算错误、论证错误、思路错误等,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
我对同学和家长的五点建议:
这一个多月的总体应该怎么做?就此我提下面五点建议:
1.评估自己,目标合理。只有客观、现实地评估自己,设立切实合理的目标,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我们一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反而能够冷静下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专注学习。
2.淡化竞争,淡化分数。最后阶段的模考,不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到从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困难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体育运动有时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有些同学学习累了、烦了,就出去跑跑步打打球,有的女同学做手工,有的同学听些轻松的音乐。总之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所以我主张在学习中要采取“欢欢喜喜,坚持到底”的态度,遇到困难不唉声叹气,而要扬眉吐气,这也是优良素质的一种表现。
3.适度紧张,适度兴奋。放松并不等于毫无感觉,有紧迫感才能提高效率,有兴奋感才能迎接挑战。这段时间作息要有规律,晚上不熬夜,早晨不贪睡,调整好“生物钟”。此外,要科学合理地用脑,以达到中考时“一见考题,就有胃口”的佳境。
4.跳出题海,查漏补缺。做过的习题,要装订成册,考前做一遍,熟悉步骤和思路;不要以看代做,那会一考就错。特别是错题集一定要认真看。难题不可深究,回归原来,以简单题、中等题为重点。文科类科目,注意梳理知识网络,有的放矢的复习;理科类科目注意规律总结,注意做题步骤。复习的最后阶段应该采取“回头看”的方针,其实就是知识梳理、整合的过程。复习侧重点因人而异,或侧重于基础题(选择、填空)(待优生),或侧重于中档题,但总的原则仍是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运用和综合入手分析解决问题,注意知识点的交汇,该记住的公式要记住。
5.健康第一,安全第一。高度用脑,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因此要注意饮食,不吃生冷食品。暑热时避免冷风、冷水。精神过分专注,灵活性就差,因此运动玩耍不要过于激烈,放松身心即可。此外,外出时避免纠纷、冲突、恶作剧。
中考之前,有些同学很紧张,压力大。我对同学们讲,人做事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举轻若重,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采取这样的方式,一点一滴都不放过,一招一式务必认真;另一种叫举重若轻,大事临头,泰山压顶,要更沉着冷静,泰然处之。要学会驾驭各种局面的能力。如果有了平时的举重若轻,只要能充满信心,轻装上阵,相信大家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简介:
焦宗芳,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学英语教师、高中英语教师教研员、坊子区教研室主任,坊子区教育委员会分管教学业务的副主任兼区教学研室主任,1999年1月至现在任潍坊四中第一副校长。 于2008年8月-2009年6月主持潍坊四中南校区工作,2009年7月兼任尚文中学常务副校长,组建尚文中学,于2010年2月兼任潍坊坊子区崇文中学校长。(文|焦宗芳(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崇文中学校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