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微课和翻转课堂方兴未艾,但对其认识、管理等却是全新课题,需要我们对此多作思考。
一、认识“微课”“课堂翻转”
何为“微课”?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他提出,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教师,借鉴意义和交流价值更大。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也是他看好这种短视频重要原因。他把这个定义为“微课”,并用“非常5+1”来形容微课框架。“1”是5-8分钟的微视频,以此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5”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广东科技报》2013-02-01)
什么是“课堂翻转”?
从中,不难见这样的资料: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有人如此说翻转课堂: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HighSchool的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andAaronSams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
有人说:在国内,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课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这些模式中,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
由此看,提到“课堂翻转”,我们应该首要想到,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决定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提到“微课”,首先想到的不仅是“微”,时短;运用视频广播,还应该想到——这是运用“课堂翻转”理念的好手段,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好尝试。
二、进行“微课”视频制作需要关注什么
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主办的“中国微课大赛”,其评审关注到的方面,非常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微课,进行“微课”视频制作。
“中国微课大赛”要求“微课”视频制作——
选题简明: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等。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科学正确,逻辑清晰,作品规范。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语言规范,形式新颖,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
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还要求趣味性强,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等。
我们认识“微课”与“课堂翻转”的概念,制作“微课”视频就相对容易抓住要点,同时较多关注他人提出的如时长“5-8分钟”左右,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等要求。
三、从他人的议论中认识微课
对微课,也可说对有关“微课”“课堂翻转”,我们身边的人怎么看?他人的观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
凤凰网中《微课来袭应用的核心作用是什么?》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柯清超认为,微课资源的应用核心是创新性地解决网络教学问题,提高课程质量。微课程资源不是使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让学习者无序学习、孤立学习;微课程资源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微课资源为培训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全部,微课不是要替代传统教学,它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微课强势来袭教师拥抱新媒体》(北京报道/本刊记者罗勇)一文中语句:微课是非常适合移动学习的一种新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微课不但成为传统学校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成为各行各业在职人员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微课热并非偶然,它顺应了时代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移动学习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市场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只是微课,我们也欢迎更多适宜学习的新媒体涌现。
高尚德写的《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如此说:微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课程学习、人格修养、生活实践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它不是教学内容的一般缩简,而是要重视教学设计,在极短时间内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简练的课程资源。然而,微课程不只是“课程”.其意义更在于它产生的过程,即教师精讲的过程。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和教学方式变革的根本途径。
以上观点,本人基本赞同,很值得我们思考。
也有人说,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教育部门和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录制了大量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
如此说法也不无道理。多听听多方面声音,我们能产生有益的思考……
四、笔者的微课观与期望
从以上引用中,基本可见我的微课观。下面从管理者的角度,简言几点看法。也可说,下面说说作为教师,对管理者的微课管理的期望——眼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大多摸着石头过河,在微课制作、设计、应用方式等方面经验不足。号召大家重视微课项目,大家一窝蜂上,但质量不高,教育资源浪费较多。要扎实抓微课,走出实在步伐,我们需要注意:
1.推出精品“微课”——微课要质量。先要质,再求量。微课是用来“资源共享”的,有“质”的,别人能从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微课”才有生命力,号召力。为了推出“精品”,有关部门可组织比赛、赛选等。
2.给“微课”贴好标签,让学生容易查找——学生想学习某方面知识点,到什么地方能找到此微课,查找什么关键词等,管理者应该重视。待数量较多时,还可根据微课不同特点再作进一步分类查找设计。让学生短时间找到需要的微课。
3.营造乐教氛围,让教师积极生产微课,提高自身素养——微课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录像,微课面对的不是本班的自己熟悉的学生,要关注一定区域学生的特点,也可说,对本班学生上的精彩的课,说的精彩的语句,有时在微课中不一定如此。微课的制作,体现教师多方面的素养。大家需要认识微课特点,注意计划性,将微课制作运用视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好途径,同来积极面对这个途径。(来源于王怀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