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今日发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的文章,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从教育资源的基本均衡走向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并重的高水平均衡,即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学习者不仅有所学也要学有所得。
资料图:内蒙古开学季,蒙古style进校园。刘宝华 摄
优质均衡通过教育资源的高标准,教育质量的高公平,校际差异的高均衡和各类群体的高覆盖,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和社会满意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十八大以来的政府工作重点,可以说优质均衡督导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称,中国梦要求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从单纯关注知识教育到关注身心全面发展,从单纯关注某些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到关注教育过程,从单纯关注在校教育到关注未来就业和社会生活,越来越要求适合的教育。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对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体育运动场馆等指标不仅提出了国家标准,并且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音体美教室、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走向了品质关怀,教育资源不仅要有还要好,不仅要满足基本教学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文章指出,人民对义务教育关切的焦点已经从有学上、有桌椅板凳提高到对教育质量公平的追求。为落实“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必须以缩小教育质量的校际差异作为重点,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转化为质量的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文章称,教师是教育第一生产力,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骨干教师配置、紧缺学科教师配置、教师培训机会,以及教师交流比例等都提出可操性的评估指标,保障了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人力资源基础。
而对学校规模和班额的严格控制,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再片面追求规模效益,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因材施教的落实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保障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文章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由于地区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形成人口流动的一些无序状况。义务教育在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养和推动有序城镇化方面承担重要责任,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和农业新型工业化。同时,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有助于保障公民发展机会的公平,使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不因居住地的原因而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整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