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笔者认为,在进行职称评定时,尽量公平、公开、公正。笔者建议:
上级要加强监管。据笔者了解,现在局一级领导把指标拨给学校之后,几乎是万事大吉,出现问题也很难向有关领导反映。
教龄加分不宜太少。多年前,教龄加分为每年1分,略高了些;近些年来,教龄每年只有0.2分,低得太多了。笔者认为教龄加分每年0.8分为宜。
论文、证书应“晒一晒”。论文、证书加分是两大项。多年来,论文属于作者原创的微乎其微,获奖证书大都“暗箱操作”,或托关系弄来的。2015年进行了论文答辩活动,但评委很难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判断出真伪。笔者建议在平时将教师的论文、证书“晒一晒”,真假自然泾渭分明。
加分不能“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不知什么原因,笔者所在的城市制定的加分政策可以“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它带来的弊端很明显,可以为某些人“量身定制”,也可以让某些人吃亏。
宜全体教师参与打分。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开始实行代表打分制。学校有大约60名教职员工,代表10人,即每人代表6人打分,这让“拉帮结伙”成为了可能。为了尽量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宜全体教师参与打分。
应有教师成果展。由于职称评定停了6年,不少老教师临近退休尚未晋高。他们在年轻时为学校“摸爬滚打”,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年龄大了,多退居“二线”。而现在的“特岗教师”只来学校二三年,对老教师不甚了解,难以公平打分。所以举办教师成果展颇有必要。同时,在打分前设置“述职报告”也很有必要。
总而言之,职称评定不宜“急就章”,要严肃认真对待。易明
(作者为基层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