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仅仅是个案。
2013年笔者所在学校进入中教一级的有6人,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主要领导的“铁哥们”。该教师业绩平平,教龄又只有10余年,并且在2011年就谋得了一件好差事——当会计(每月可只上几天班)。而排在第四、第五位的两名老师,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龄多在20年以上,每人都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到评定职称时仍是班主任)。
而一名业务精湛的历史科“首席教师”,在2015年连中教一级都没有进去,和他同一年毕业分到学校的教务主任却晋升为高级。笔者所在的这个地方,晋高就可每个月多挣五六百元的工资,一年下来就是六七千元。并且以后涨工资,级差也同样较大。比如高级职称每月能涨200元的话,中教一级也就是100元左右,二三级也就几十元而已。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每年所下的指标都成为稀缺资源。
这种明显的利益导向,直接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比如,教师学会了作假。多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搞课题研究,基本上就是为了评定职称,而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微乎其微,大都是东拼西凑;还有的让同事“代劳”——2015年就有两名同事用的是由笔者撰写的论文。让教师学会了作假,其危害不言而喻。而教师若要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充实自己,这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但现在施行的职称评定制度,明显不利于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