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中医西医化,这是近年来国内中医学界广泛争论的焦点问题。这些争论的背后,给中医学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时代命题——作为国粹的中医,是否会日渐没落?2016年是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和新中国中医教育60周年。站在60年这个节点,本报推出“传承中华文明挽救中医国粹”系列报道,就中医和中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过去11年,我们中医科年年都在招人,但年年招不来人!曾有多位来应聘的中医学硕士,宁可去西医科干护士的活儿,也不愿到中医科当门诊医生!”汕头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肖咏博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解地说,“这几年,中医药院校不论招生规模,还是毕业生数量都屡创新高,但我们这些本身是培养中医人才的大学附属医院为什么还闹‘人才荒’呢?”
肖咏所在的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一方面是相中的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另一方面是未来两三年只有10余位医生的中医科大部分医生将相继退休。“这种状况如果短期内得不到解决,我们中医科将会陷入加速萎缩、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肖咏认为,在目前我国以药养医的医疗大环境下,中医药价格相对于西药更便宜,中医大多是以门诊形式存在,对医院创收的贡献率不高,导致全国大多数地方的西医和中医成了主从关系。同时,这也与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过于“西化”有关。
让肖咏记忆深刻的是,这几年陆续有中医药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前来应聘,但只要听说没有病房的中医科坐诊医生收入明显低于西医,这些应聘者就不来了,即便选择去那些有病房的西医科室给患者打针、输液,或者转行做医药代表,也不愿在中医门诊当坐诊医生。
“医疗市场的这种怪现状,反过来对中医药教育、中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好的导向作用。比如,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有一个10人的销售团队,我问他们有多少人是学中医药专业的,他们说有9人!过去,我只知道西医人才流失严重,真没想到中医人才流失得更严重!”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说,“近些年,国内一些中医药大学盲目开设了不少纯西医专业,一边缩减中医经典课程,一边不断加大西医课程比重,希望学生毕业后中医和西医工作都能干。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半生不熟,中医和西医哪样都不精通。在中医发展上,今后我们再不能东施效颦了,否则,传承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医将面临容颜不再的危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