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提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登楼》,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其中的“玉垒”就是现今都江堰以西的玉垒山。四川农业大学大四学生伍松,因为热爱地理,他写下7000字长文,考证了古籍中“玉垒山”的出处和确切位置。他认为杜甫诗中的玉垒山,应该泛指彭州太子城至九峰山一线的山脉。伍松还耗时一年,靠共享单车骑遍成都20个区市县进行地理和历史文化考察。
10余次进图书馆 写下7000字考证文章
自幼酷爱历史地理,现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的伍松,2017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从都江堰到汶川县,直到理县、茂县县志中都有关于玉垒山的记载。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玉垒山出现在不同位置?真正的玉垒山又在何处?
学习之余,伍松开始了自己的考证。一有时间,他就从温江校区赶到四川省图书馆查阅资料。茂县、汶川、理县、都江堰等地的县志被他翻了个遍。伍松发现,有关玉垒山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汉书·地理志》:“绵虒,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意思是说玉垒山在绵虒(sī)县,是湔(Jiān)水的发源地,湔水向东南流到江阳注入长江。顺着这个思路,伍松觉得,只要找到湔水的发源地也就找到玉垒山所在了。
那湔水是现在的哪条河流?伍松开始对几种说法一一考证:有的说是现在彭州的湔江;有的说是现在都江堰市的白沙河;有的说是指现在的蒲阳河-青白江;还有说法是今北川县的湔江。
伍松专门骑车去了彭州山区,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验证,他发现彭州的湔江发源于太子城-九峰山区,这一带的山峰海拔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既然玉垒有‘浮云’,那么玉垒当然是较高的山,而不会是海拔仅几百米的小山。况且‘玉垒浮云’是作者登楼所见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在成都是可以看到都江堰之玉垒山的,但它实在太低了,远没有太子城-九峰山那样显眼。”伍松推测说。
而对于大家所熟知的都江堰玉垒山,海拔仅865米,在汉代叫“虎头山”,因状如伏虎而得名。伍松考证后发现,汉景帝末年,此山又名“灌口山”,到了唐代,在此山下设玉垒关,才以关名山,称此山为玉垒山。通过考证古籍和实地探访,伍松认为,杜甫诗中的玉垒山,应该是泛指彭州太子城至九峰山一线山脉。
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副总工程师李忠东在看了这篇考证文章后认为,作为一个大四学生,能有如此的专研精神和资料整理能力十分不易。李忠东说,历史上对大山大河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他在研究青衣江和大渡河自然历史人文时也发现,青衣江和大渡河曾经被混为一谈。关于杜甫诗歌中的“玉垒”,他觉得应该不是特指某座山峰。但如果单独就“玉垒山”来考证的话,他也认为应该是太子城和九峰山一带山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