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拿冠军时都没有哭,但看到他们上场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出席“北京八分钟”的演员每天训练的强度不亚于运动员,但他们不是为了拿金牌。——武大靖
篮球比分直播:2月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惊艳世界,24名轮滑演员与智能机器人翩跹起舞。其中两名“熊猫信使”代表国人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让所有人对“2022北京冬奥会”充满期待。作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压轴时刻,“北京八分钟”不仅引来无数外国友人的惊叹和掌声,还燃爆了国人的民族自信。
据了解,这24名轮滑演员均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他们并非演员出身,却给世界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为了这台上的八分钟,学子们在京北昌平南口的寒冬里坚守了3个月,进行了近百天的集中训练。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进北体大,探访“北京八分钟”背后的故事。
学生演员练“抗冻” 发梢汗水结成冰
“冷”,是轮滑专项学生赵天月对去年冬天最大的感受。2017年11月某一天,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了一场选拔,他和其他轮滑专项同学被叫去参加,在学校进行了10天体能训练后,就被拉到了北京昌平南口——一个温度最低且风最强的地方。“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去韩国参加一个演出,没有说具体是什么。”赵天月回忆说,但同学们都猜到了,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和平昌冬奥会的闭幕时间是吻合的。
每一位被选拔上的学生,内心都是兴奋的。但很快,他们的热情就被残酷的现实浇灭了。在这个依照平昌舞台1:1比例定制的场地上,他们开始了每天8个小时的训练,包括体能、形体和联排。参加训练的叶玉冲回忆说,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一个“八分钟”练下来,里边衣服已经湿透了,风一吹特别冷,“早晨跑步时,汗水都会在头发上结成冰”。
锥心刺骨的冷,让这群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第一次尝试暖宝宝贴,“当时担心演出服太薄,平昌又特别冷,我们在出发前做了一个‘抗冻实验’。”叶玉冲说,他和另一位同学当模特,一个人在内穿速干衣上贴上暖宝宝,再裹上保鲜膜进行保暖;另一个人先把保鲜膜直接裹在身上,再在速干衣上贴好暖宝宝。实验证明,两种方法都不“抗冻”。
对于在轮滑队伍里扮演熊猫信使的邢志伟和于广水来说,除了冷,他们还比别人累。高2.45米、重30斤的熊猫衣服,让他们俩刚穿上时“有点跟不上大部队”。“就那个木偶头,压在肩上,就像挑了两大桶水。”邢志伟回忆说。他们肩上只有两个受力点,一天训练下来,“肩膀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但即使这样,在将近3个月的每天8小时中,没有一个人懈怠,谁都不想被换下去当替补演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