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报告与家长发文
12天里发生了什么,导致家长网络发文?
从11月24日事件发生,到12月5日李阳家长在班级家长微信群、凯迪论坛等网站开始发帖,这12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校方和李阳父母进行了什么交涉,让此事逐渐走向校墙外,成为一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
根据《年级组对事件的关注和沟通过程》,11月25日事发第二天,涉事三方家长和校方即进行第一次沟通,参加者为三个孩子、三位家长、班主任吕老师、年级组长赵老师。
沟通会上,年级组认为,这件事“王宇的行为太过分,要当众道歉。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教育”。年级组同时表明,“四年级的孩子做事边界不清,不能预想后果,还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对孩子更多采取批评教育,让犯错的孩子有改正机会”。
但在《霸凌》文中,李阳家长对这次沟通非常不满。《霸凌》文说:“然而老师也直接定性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这一次的沟通显然没有任何作用,儿子以为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讨回公道,但是没有。老师认为霸凌是玩笑……”
11月26、27日两天是周六、周日,《霸凌》文记述,“李阳晚上不肯睡觉,不愿意吃饭,一点小事就哇哇大哭,赖着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惊醒……连续三天同样没怎么睡的我,连夜给校长写了封信,周一(11月28日)一早七点钟就等在校门口”。
根据《学校对事件的关注和处理过程》,11月28日周一,两位德育领导、一位行政领导接待了李阳家长。下午3点半放学时,李阳家长与王宇妈妈还在放学地点发生争吵。吕老师急忙将李阳家长请进学校安慰,多名校方人员参与,表示学校理解家长心情,请家长信任学校会重视、研究此事。
对此,《霸凌》文中的记述是:“四个老师跟我谈了三个小时,主题竟然是让我放弃信中提出的四点诉求: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至此,校方和李阳家长的分歧逐渐不可调和。12月1日,李阳家长向海淀区教委投诉,并表明对学校处理问题的节奏、速度不满意,再次强调自己的诉求。12月5日,李阳家长开始发帖。12月8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开始刷爆朋友圈。
“学校教育更应该是协调者,而不是惩罚者”
从12月8日帖子引爆网络,除了12月10日的一份简短声明,中关村二小再无更多表示,这是舆论对二小不满之处。
公众对中关村二小12月10日的声明多有批评,认为“既不向公众主动说明欺凌事件的来龙去脉,又不以知错认错的态度收回那份挑衅意味十足的对外声明”。
杨刚对此解释,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声,也是为了保护孩子,“我们不希望家长矛盾升级,毕竟这件事情上,一个孩子受到了伤害,另两个孩子也同样受到了伤害”。
杨刚表示:“我们不想去处罚任何一个孩子,教育者要从教育的角度、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社会化、成人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在孩子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偶发、突发非正常事件, 学校教育承担的更应该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惩罚者的角色。”
12月10日夜间,北京市教委首次回应,称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呼吁关注事件中每一个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疏导;要教育好身边的孩子,不做有害他人的事情。
截至记者发稿的13日凌晨2时30分,杨刚又向中国教育报记者提供了一份《中关村第二小学关于“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表明“经学校多方调查、了解,三名学生属于正常的同学关系,课上、课下互动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号现象,但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我们认为,上述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两名学生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中国教育报》记者 董鲁皖龙 刘博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