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探索、一种尝试,我只是想让北漂的孩子能够像当地孩子一样正常上学,正常中考,正常高考。”10月的最后一天,学校创始人胡雨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戴着眼镜,身穿深蓝色西装,系着条纹领带。这位看起来儒雅的男子,一说到关键处,忍不住激动地挥动手臂。他执笔写的校歌里宣告着“向前的洪流不可阻挡”。
7年前,胡雨龙调到江西省抚州市驻北京办事处工作,老乡都叫他“胡老”。此前,他是该市临川区教育局局长。
在他初到北京时的一次老乡聚会上,有位开着豪车、能呼风唤雨的企业家向他大倒苦水。“物流业做得很大,业务量在亚洲都排得上号”,但只有一件事能让他低头认怂。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这位企业家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事业带女儿回老家读书,要么放弃亲情让女儿独自回家乡上学。
这次聚会,让胡雨龙感触颇深。后来,这名前教育局长发现,只要老乡凑到一起,话题都离不开“上学”。
2000年后,北京开始提高非京籍儿童入学门槛。2010年,北京市普通小学招生人数里,近一半为非京籍学生;初中比例降至30%;而到了高中,非京籍学生仅剩10%。根据有关规定,非京籍考生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