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校不能做近似强制消费的事项
“除了教育的必须的收费项目,应明确规定,任何付费项目皆不能由学校渠道直接进到家长和学生;凡有市场竞争的项目,应让家长和学生自己选择,以便廓清学校和利益方之间不当关系的嫌疑。”11月2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向澎湃新闻表示,该事件中虽有两种矛盾的说法,但真相不难弄清,关键是利益驱使下,当事人是否有动力来自揭真相。“学校和家长沟通,完全可以用微信或其他通讯工具,何必安排其他付费业务?”
于海教授认为,学校不能利用其对家长和学生的优势地位做近似强制消费的事项,例如强制参加补课、强制订购校服。“教育项目乱收费曾经引出很大的民愤,后经强力干预,信息公开,才让局面有所好转;如今这样的非教育项目如果真的是照样经由学校渠道收费,说明学校还是因为占着对家长和学生的不对称优势,为了蝇头小利,自毁清誉。”学校应该彻底杜绝成为不当利益链的关键一条,而政府也应该也把类似事件当做纠正行风的抓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