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度98%
完全依靠舱内物资生活,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循环再生
说起在“月宫一号”中的生活,志愿者高寒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几个字来概括。
生存以上即指“月宫一号”能够实现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可以为志愿者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生活以下说的是在“月宫365”的实验中,志愿者们每天吃的食物,喝的水,排泄的废物,工作休息的时间,早晚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甚至心理情绪出现的波动等,都会转换成为科学的数据,被记录下来,成为研究的重要参数,为以后其他环境中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甚至月球基地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参考。这就要求志愿者们以科学严谨为目标,而不能以生活质量为目标。
据了解,此次“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达到了98%,“如果一个人需要100公斤食物,有98公斤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满足,那么闭合度就是98%。”刘红介绍,除了带一些肉食、佐料以及需要给植物补充的营养液外,团队要完全依靠舱内物资生活。
那志愿者在舱内都吃些什么呢?与2014年的实验相比,本次实验新增加一个植物舱,舱内蔬菜、水果等增加到了30种以上,土豆、西红柿、平菇、茄子等都是新增加的种类。除蔬菜外,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黄粉虫。相比于牛、羊等大型动物,昆虫不仅饲养数量不大,人不会和其建立感情依赖,而且饲养过程中很少产生环境污染。黄粉虫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还可以以系统中植物的秸秆、蔬菜老叶等为食,成为系统废物处理的环节之一。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刘佃磊学会了吃黄粉虫,将黄粉虫放在平底锅中炒至酥脆,然后与小麦一起粉碎制成面粉,经发面蒸成馒头;或是用植物油炒熟直接食用。他调侃说:“油炒之后的黄粉虫味道与油炸蚂蚱味道类似,可以用4个字概括‘香、嫩、酥、脆’,余味微苦,但回味悠长!”
小麦是“月宫一号”生命再生保障系统中的核心粮食作物,不仅提供主食,还有着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水源以及精神慰藉的作用。对于小麦,志愿者们以7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种植。不断收割下来的小麦也在志愿者的巧手中被制作成面片汤、馒头、花卷、包子等食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