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底蕴深厚,这是实至名归啊”
实际上,于在泉从原单位退休的收入并不少,完全可以过着自在的生活,到东大当保安这份新的工作,使于在泉成了东大的一份子,这让没有上过大学的他感到特别的兴奋。
提及东大,于在泉笑着说:“东南底蕴深厚,我平时出门的时候看到东大的东西就蛮开心的,桥头堡那边的‘红旗’就有东南大学设计的,雨花台纪念馆也是杨廷宝先生设计的,齐康教授完成的,生态文明教育馆是齐康院士设计的,......”对于东大的优秀建筑作品,于在泉如数家珍。
不仅于此,出现“东南”二字的名诗名篇,于在泉也特别留意。说到此处,他语调上扬,列举几首。或是他最近刚刚背下的《滕王阁序》,“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或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抑或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心系东大,他也会撰诗讴歌。于在泉曾以东大为核心,以地名相串写下一首四言诗:
欲寻学府,进香河畔。
鼓楼钟声,唱经抑扬。
沙塘融暖,丹凤朝阳。
六朝松赞,梅庵昱巷。
四牌楼下,门出成贤。
远眺北极,后湖荡漾。
蓁巷凄凄,碑亭沧桑。
延龄百年,止于至善。
虽然只是短短六十字,但于在泉也是字字斟酌。进香河、丹凤街、四牌楼、成贤街、碑亭巷等等地点景色,与“止于至善”的校训自然融合,展现东大人文氛围。说到“沙塘融暖”四字,他特别解释道,沙塘园原是学生吃饭的地方,附近的保卫处楼上也可以晒被子。吃饭暖和,晒被子暖和,再联想起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诗句,便得到此四字。
诚朴雄伟,气韵琅琅。在东南文风的浸润下,于在泉将诗意融入生活。在四牌楼二号的日子里,他随手捻来便是伴着诗词的光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