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还原
再听老师讲一堂语文课
4月8日是李振山的生日,他的学生郑金铭、蒋占峰、李观虎等人商议聚一聚,一起看望老师,苏州、新乡、郑州等地的20多位学生得知消息都赶到老师家中,并把他接到附近的尚庄小学,重温上学的感觉。这些已经毕业三四十年的学生们逐个向李振山汇报自己的发展状况,并提议请李老师再为大家讲讲课。
“起立、老师好、坐下……”一声声口令,一幕幕回忆,看着鬓发苍白的老师,座位上的学生们已是热泪盈眶。
李振山老人由于患了“恶疾”,板书已经不能书写自如,但他面对学生,坚持站在讲台上,用颤巍巍的右手板书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谈到当天讲课的情形,李振山脸庞红润面露笑容。“很痛快,很美,想起了当班主任的时候。”老人说,教学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对落后学生要发现优点,善于转化,不能放弃。
“难忘师恩”是所有学生的心里话。一位学生在李老师病床前自责地说:“我与李老师的距离有多远?仅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而已,我却多年未见老师。”
郑金铭说,当得知李老师患病后,他连夜乘高铁回到郑州,望着病榻上的恩师,他感慨万千:“夜半忽闻君恙重,百感交集涕泪横。只恨弟子非圣手,佑我恩师得康宁。中年常忆当年景,樱桃树下话平生。白发不负少年志,千古悠悠不了情。”
“树正气、走正路、干大事”是李振山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诲,“有理想、有良知、有傲骨”是他对农家娃的万千叮嘱。郑金铭表示,老师的这些话语让他受益终身。至今,郑金铭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到部队当兵后,李老师还给自己邮寄书籍……
学生心声
跟老师说说心里话
4月10日,陈灿玲抱着鲜花去看望李振山老师,以弥补自己没能参加“听课”的遗憾。陈灿玲已是新密二高的校领导了,在老师面前,她毕恭毕敬像学生时一样。
“李老师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他渊博的知识、精彩的授课、积极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我们永远的印象。”陈灿玲说,李振山老师对她以后走上讲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牛广民是李振山在1978年教的学生,多年来他坚持在每年老师生日时都上门看望。“我上学时属于落后学生,有的老师不喜欢我,但李老师不一样,经常鼓励我。有一次我的作文受到他在班上表扬,这让我触动很深,永远感恩并铭记在心,培养了我遇事不气馁的性格。”
今年68岁的中牟学生薛老闯说,李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非常关心和爱护,1962年生活很困难,有的学生就休学了,李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说服家长让学生重返校园继续学习。但很多人家里穷,李老师就给学生垫付学杂费和笔墨等学习用品,他舍不得一个学生辍学,他的行为感动了全校师生。“最使我感动的是,我脚上长疮无法走路时,李老师背着我来回接送,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老师您辛苦了!”
网聚观点
有德之师才能教出好学生
@佛子厚土:泪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教,有德之师才能教出这样的好学生。
大河网友“城南旧巷”:看到老人家流泪,泪水真的是再也忍不住了。老师已经变老了,学生们年轻的容颜也已不在,但是老师用粉笔板书,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起立向老师问好的画面将永远定格。感恩,感动,感谢。
@victoriamei:人民的教师,辛苦于学生的讲台!任何时候人颜虽已老,可老师的字迹永远不会改变!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
今日头条网友“花生日记”:这是一种情怀,老师和学生都付出和收获了莫大的情怀,对于他们来说是幸运的。(大河网孙华峰 王君杰 祝传鹏 何心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