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温暖,你给我陪伴,冬天不再严寒
魏庄蓉虽然在支教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时隔二十年,家乡的小学条件还是那么艰苦,这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一张张小脸虽然脏兮兮却洋溢着笑容,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无邪,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第一眼,我就被深深感动,也更加坚信自己来对了!”
寒冷的天气是孩子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因为路途遥远,大多学生都是在学校寄宿。学校里唯一的取暖方式是一个一米见方的小火炉。每到冬天,我们紧紧围在火炉边,有说有笑,一起读诗、一起唱歌,度过一个个寒夜。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魏庄蓉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情和自豪。
每到特殊的日子,山里的花草,山里的野果都会成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他们伸出小手,把那些沉甸甸的爱送给魏庄蓉。正如魏庄蓉所说,那是她收到的最珍贵、最有温度的礼物。
寒冷的夜,大家拉着她坐在中间,这样才温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睿芳 摄
家访留守学生,我想去改变他们的未来
山里的路况不好,村落又分散,大部分时间都要耗费在路上。即使是早出晚归,也只能家访到极少的几户学生。深山处的房子基本都是用石头或者木头搭建的低矮平房,漆黑的里屋即使是白天也需要电灯照明。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基本只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是大山里极普遍的现象。学校最小的寄宿生只有6岁。也正是家访让我更能够理解这样的现象。
路途遥远,徒步学校要几个小时;父母常年不在家,从小就开始被迫独立;有的孩子家里环境差,还不如住在学校。慢慢的我开始接受这一切,慢慢的我想要给他们的更多,慢慢的我想要去改变他们的未来。
“我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很不注意个人卫生,我几乎天天都要和他们强调卫生问题,但是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丝毫没有改善。有时候,我还会责备他们几句。直到我第一次家访,看到他们的家庭状况时,我才知道自己错了。”说到这里,魏庄蓉有些哽咽。
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怀,老人们能力有限,认为只要照看孩子们有吃有住,没有伤害就足够了。完全属于“放养”的他们,怎么谈得上卫生、谈得上清洁?当城里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这里的孩子也许在洗衣服、也许在做饭、也许在地里劳动……
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让魏庄蓉更加明白自己对于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老师,是朋友,甚至是父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