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南京,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默默无闻,扎根在最底层,用自己的爱心和汗水,将一批批农村孩子培养成才。他们是乡村教师,他们的坚守,点燃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
浦口郑素华
坚持5年教孩子们学写毛笔字
郑素华老师。
她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9个春秋,即使在爱人重病住院期间也依然坚守讲台,5年多来坚持给班上孩子开毛笔字课……她是浦口实验小学语文老师郑素华。
2011年11月的一天,郑素华的爱人住进了医院,医生告之为肝癌晚期,病危通知书随即下达。那天,郑素华把丈夫送进医院安顿好,就赶回了学校,因为当天也是三年级语文质量调研的日子,她强忍着痛苦,正常进班复习。这次质量调研,她所在年级全区总分第一,她所教的三(1)班全区均分第一。
爱人患重病5年,多次住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一边是相濡以沫的丈夫,一边是工作,这5年里,郑老师奔波于学校和家庭、医院之间,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有时整夜不睡,尽管这样,她从未耽误一次学生的补课。
2016年8月,郑老师的爱人去世,她悲痛后很快收起眼泪,积极投入各项工作,在区语文质量调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组织开展的读书活动捧回了“优秀读书组织”的铜牌。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郑素华一直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为此,她从2012年开始带领孩子们上毛笔字课,每周两节,爱人患病期间也从没落下。她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写春联 送祝福”、春联义卖、游学交流书法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