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7月25日,“食品安全,共同守护”大学生食品安全传播素养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落地浙江海洋大学。据了解,本期活动分为食品安全实验室和食品安全青年说两个环节。作为2017美赞臣·校媒精英汇的子活动之一,提升计划也在用它的方式践行着“培养未来新闻人”的宗旨。
食品安全实验室动手操作破除谣言
一场实验能够改变什么?在实验环节结束之前,包括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教师陈美龄在内的80余名与会人员都不知道答案。实验台上摆放着一把镊子、几条试纸、为数不多的待检食材。陈美龄是这一环节的主讲人,一个多星期以前,她就开始筹备实验内容。
当天15点50分,直播准时开始。这场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发起的名为《食品安全实验室带你粉碎谣言》直播,短时间内吸引了8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螃蟹有针眼是因为被注过水吗?用塑料仿制大米到底有没有可行性?肉松是棉花制造的吗?国产牛奶质量到底怎么样?开场时,陈美龄向在座学生抛出的4个问题,像几滴飞入热油的水炸出了一片低声讨论。为了回答好这4个问题,她准备了4组实验,邀请了十余名学生分组进行体验。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欧阳锐参与了针眼螃蟹注水的实验,怎么注水、注多少水都是他自己来决定。螃蟹壳有一定的硬度,依靠注射器很难完成注水操作,现场的两组同学只有一组注水成功。遗憾的是,注入的水迅速的流出,并没有使得蟹体增重。“实践出真知,网上谣言的传播很多都是基于主观臆断。很多谣言都是千疮百孔,其实自己在实验中很容易判断真假。”欧阳锐说。
塑料大米实验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黄诗恬印象很深,原来粉碎谣言只需要一个打火机和一只镊子就可以完成。她说:“伪科学信息借助新媒体手段传播,引发社会恐慌的风险并不小。”作为校媒人,她认为校园媒体作为高校向社会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必要将科学知识深入浅出扩散出去,承担起继续教育受众的责任。
“网络的信息太复杂了,在传播的时候有些人的辨别能力有限,所以各种信息都会传播,应该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陈美龄看来,目前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反而是社会上其他人群的关注会多一些。她表示大学生群体对很多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都很高,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紧张程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