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路径依赖需要形成合力
就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而言,在北大之前,有复旦、人大、南大等多家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转型探路。人大新闻学院的复合实验班模式,打破了四年专业一贯制的传统本科新闻教育模式,其“新闻学-实验班”和“新闻学-法学实验班”的新闻教育模式成效显著。复旦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改革走得更远,其本科2+2教育改革(2年修读非新闻传播专业,2年主修新闻传播专业),所嫁接的专业方向更加多元,达8个之多。5年来,复旦2+2教育模式得到了业界和新闻传播教育的充分认可。
以上还只是本科层面的,在研究生层面的改革共识和创新动作更为显豁。随着专业学位的普及和深化,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细分是大势所趋。北大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的出炉,是这种趋势的又一典型案例。如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一方面在本科阶段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在更高的层级寻求专业细分,尤其在以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为主打目标的专业硕士教育方面,定制化和细分化趋势日渐明晰。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再强调以“大一统”批量生产为主,更倾向于精准化、定制化培养,针对社会和业界需要,实行定制化生产。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还没有完全普及,但无疑是不可逆行的取向。就当前而言,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路径依赖仍难打破,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尚未形成系统合力。
新闻传播教育切忌跟风赶潮
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势在必行,但也要防止一哄而上,跟风赶潮。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呼应时代召唤,跟上新闻传播业态变更的节奏,但并不意味着,业界流行什么,新闻传播教育就要“零时差”跟进,更何况,在如今新闻传播业态充满不确定性,行业泡沫被吹得很大的情况下,新闻传播教育跟风赶潮,面临的风险甚大。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按兵不动,也不能跟风冒进,应与业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做短线投资,而应做中长期考量。如果新闻传播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快品”,人才的附加值低,成长性差,这种短线人才,在今后的职场中是没什么竞争力的。新闻传播教育不能盲从社会流俗和行业风口,既要有定力,也要有稳健的行动。唯有如此,才会在这场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中把握主动。(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标题为《 传播新业态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