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不分国界的,但工程有国界。研究工程,就得明白,是为谁在研究。”因为这样的想法,余倩从美国来到了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
余倩从事的是传统金属材料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研究。内容是“运用多尺度以及原位电子显微镜技术,探索材料中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性,特别是结合位错、孪晶等微米、纳米级晶体缺陷的结构和运动行为研究与力学数据的实时变化,找到材料力学性能对应的本征变形机理,为理解材料性能和未来材料的性能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余倩说,听着拗口,说直白些就是借助先进的电子显微技术,观察不同状态下,材料内部的原子结构变化与变形机制,寻找最适合的材料性能改良方法。“用世界最前沿的材料结构表征手段,研究最传统的结构力学问题。”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她解释,材料学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观察、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质以及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可以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其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既是传统学科,也是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日常生产生活。
2014年,余倩回国加入成立不久的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任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也是浙大当时最年轻的80后博士生导师。
1984年出生的余倩,在重庆綦江松藻矿务局厂区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在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后,仅仅因为招生简章上“材料学”专业被排在第一,她便误打误撞进了这个相对生僻的学科领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