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也是一个传统的学科,但由于材料本身的体系复杂和传统试验技术的限制,金属的许多本质机理还没有被完整清晰地认识。”余倩解释,正确认识显微结构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性,这是推动材料性能优化和研发新材料的关键。
回国后,余倩将原位力学表征技术又运用到了高熵合金等新兴结构材料的前瞻性研究,并与研究生一起,解决了一系列材料中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联性问题。她已30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与国际知名高校作学术报告,她的《钛合金中孪晶变形的尺寸效应》作为重要研究结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6年,余倩获得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余倩明白,我国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工业,制造业和国防军工业给先进金属材料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航空航天发动机研制、开发都取决于这些关键材料的研究水平”。
“在这些高科技研究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她认为,其中关键是我国仍未掌握这些高性能合金材料的成熟制备技术和工艺,“而本质是无法清晰认识材料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联性,导致在材料研发制备方面欠缺理论指导”。
余倩说,这是目前制约我国这类关键性战略材料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她希望能攻克这些难题,并在电镜下,去探索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