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疾病,患者应主要以休息为主。动物实验证明,使小白鼠感染病毒后,不停歇地刺激它使其活动,结果发现将近一半以上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而不停歇地刺激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白鼠使其活动,结果无一幸免全都死亡,而使其休息则大多数可以继续生存。
据悉,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感冒患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不论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损害的特点有关,如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有些患者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
青壮年发病较多
春季,人体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诱发感冒。得了普通感冒的人,一般可在7天左右自愈,但是,如果感染病毒,导致心肌炎的几率就会加大。据统计,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为多。
心肌炎的诊断一般根据病因的特点、心脏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的心电图异常、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超声心动图的异常,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时做出。心肌炎的确切诊断需要病理组织学的证据,主要是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结果,因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而且有一定的操作风险,目前临床并不常规进行。
在许多情况下心肌炎的诊断有相当难度,例如在病毒感染的病史不明显,而心肌坏死的标志物又正常的时候,即使有明确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脏损害,心肌炎的诊断仍难以确定。
心肌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如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12个月,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会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于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可持续存在,为急性期后心肌瘢痕形成所致,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而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死于上述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12个月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以区分。(鄢光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