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能力 强了不少
“在家过得很快。”徐知临说,除了阅读、写作,他每天下午都要在外面锻炼身体,常去附近的陶艺馆制作陶艺,去马场学习马术。
在家学习,总不如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如何弥补?徐知临说,他也阅读科学类的书籍,并在家做实验,秋天还采集落叶做植物标本。林静认为,孩子在家动手做的实验并不比上学时少,他们还尽量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外出参加集体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和事。
有人会质疑,长期不在课堂学习,基础打不牢,会不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影响?
林静说:“所谓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呢?背诵和做题的能力吗?我们常见到,一个孩子不是忙着上学、做作业就是忙着上辅导班,十几岁自我探索的能力已经消失了,到了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林静认为,一个人最核心的基础是自我认知、自我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不过,外界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太多了,不断地给孩子提要求,孩子根本无暇探索自我,如果一个孩子有了在兴趣基础上深入探索的能力,其他的所谓学习能力就不成问题,因此,她并不急于让儿子读多少遍教材,而是让他有机会不受外界评价影响,自由地探索和发现。
常春藤附属小学校长马清彪说,再见到徐知临,感觉他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不少,学校支持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休学在家学习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学校教育也有优势,这是在家学习所不具备的。
家长说法
儿子不是天才 只是普通孩子
小学跳级两次,有人说,徐知临像神童、天才。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的徐知临的妈妈林静说,“儿子绝对不是天才,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只是普通的孩子,如果我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他在学习各门功课时都不费劲。”
林静说,当时选择让徐知临休学在家学习,也是非常慎重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分阶段的“在家—学校”的学习方式,虽然没有让孩子“跑”在同龄人之前,但扩充了孩子的生命宽度,孩子有整块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快乐。
作为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林静反对在阅读上给孩子太多的限制和指导。她说,她会在周末把孩子带到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喜欢哪一类书,在她看来,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的幸福、畅快和自由的感觉。每个孩子的天赋、经历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不能整齐划一。
这个学期,调任山东师范大学即墨实验学校校长的马刚说,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有的孩子的确更适合其他的教育方式,只要对孩子好就可以去尝试,教育的要义在于给人自由,有了自由就有了因材施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