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传菜超30万碗
打盆的整个过程需要考验传菜者身体协调能力、体力、专注力,三力缺一不可。这门技艺历经10代传承至今,先滩镇也只有陈长发和杨光祥师徒二人了。今年66岁的陈长发,从27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技艺,“我出师后一直没中断打盆,平均每年要顶上万个碗,38年来打盆从未失手从头上掉下菜来。每个土碗有一斤重,这些年我顶菜也顶了快几百吨了。”陈长发打趣的说他都快练成铁头功了。
杨光祥是陈长发的徒弟,在镇上经营了一家豆花店。80年代他就跟着师傅学习“打盆”。有着超强的专注力的他,不论周围环境多么嘈杂,都能保证头顶的长板平稳不晃。打盆时不仅能顶住长板健步如飞还能转弯,下蹲甚至可以金鸡独立。据杨光祥介绍,今年60的他还能头顶约几十斤重的食物和20斤重的传菜板自由穿行,打盆送豆花时还能顺便在热闹集市上买菜割肉。
自家的孩子不愿学
说起徒弟传承,陈长发老人多少还是有些遗憾,他自己孩子都不愿意学这项绝技。“我们这行辛苦,打盆打得是腰酸背疼还挣不到钱,娃娃都全部去外地打工了。”
作为最后一代传人,杨光祥说:“我希望能够将‘打盆’技术传承下去,我现在身体还不错,虽然娃儿不喜欢学,但我仍然喜欢这个行当,我会继续干下去。”
一双草鞋,一块毛巾,一条长木板……三十多年来他们师徒二人风雨无阻,三十多年来他们响亮的“上菜了”响彻小镇上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