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草鞋,一块白棉布,一条特制托盘是打盆者的标配:草鞋能使打盆者更快的行走而防止滑倒;白棉布包在头上也是为了更加稳定托盘;特制托盘长约两米,宽约二十厘米,为了防止溢出的汤水洒溅出来,边上还镶有约两厘米深的木挡条。
托盘像粘在了陈长发头顶一般,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硬是没洒一滴菜汤出来。
头顶传菜超30万碗
打盆的整个过程需要考验传菜者身体协调能力、体力、专注力,三力缺一不可。这门技艺历经10代传承至今,先滩镇也只有陈长发和杨光祥师徒二人了。今年66岁的陈长发,从27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技艺,“我出师后一直没中断打盆,平均每年要顶上万个碗,38年来打盆从未失手从头上掉下菜来。每个土碗有一斤重,这些年我顶菜也顶了快几百吨了。”陈长发打趣的说他都快练成铁头功了。
杨光祥是陈长发的徒弟,在镇上经营了一家豆花店。80年代他就跟着师傅学习“打盆”。有着超强的专注力的他,不论周围环境多么嘈杂,都能保证头顶的长板平稳不晃。打盆时不仅能顶住长板健步如飞还能转弯,下蹲甚至可以金鸡独立。据杨光祥介绍,今年60的他还能头顶约几十斤重的食物和20斤重的传菜板自由穿行,打盆送豆花时还能顺便在热闹集市上买菜割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