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寒,为高考(精品课)复读一事和父亲闹了3年别扭;他热衷公益,从第一次捐资助学至今已持续20多年;他不畏困难,曾借钱同时一对一资助124名寒门学子。如今,他不仅是两家建筑企业的负责人,更是众多贫困学生的“老爷子”(对老人或老父亲的尊称)。近日,记者在巴中市通江县城见到了这位“疯狂”的爱心人士——通江县爱心社理事长贾芝华。
“昨晚忙洪口片区爱心分社筹备会,晚上10点才回通江县……”2月18日,贾志华坐在自己的电脑桌前两眼发红。他称,自从当选通江县爱心社理事长后,自己的人生就变成了“两点一线”,除了建筑工地就是“爱心社”。据了解,通江县爱心社从2013年9月注册成立至今,短短3年多,志愿者活跃人数就超过4千人。如今,该团体在当地已家喻户晓,而贾芝华也成为了该爱心团体的主心骨。
为家乡捐资修路:牵出隐秘20多年的“爱心”达人
今年54岁的贾芝华,是通江县火炬乡苟家坝村人,2014年,因为个人捐资为家乡修路被当地媒体报道,被众多人认识。后来,他持续20多年捐资助学的隐秘故事也逐渐浮出水面。据了解,从1992年至今的25年间,他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每月光给资助学生打生活费就得好几万。
“你算不上富豪,为什么拿那么多钱来献爱心?”他说,如果论身家,自己只能算一个“小老板”,但每次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自己就停不下来。“挣的钱只要一家老小够吃用就行了,多余的能做点有意义事我感到很快乐”。
其实,贾芝华能“执着”的投身于“爱心公益事业”,还与他幼年时奇特的家庭遭遇密切相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