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并非易事。“这一行太需要积累经验了,我从业5年,仅仅算是一个学徒。”万小兰感慨。想要掌握古籍修复技术,需要多年的工作积累。据统计,全国公立博物馆、图书馆馆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其中有超过千万册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十分有限。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负责人估计:“以现在的修复师数量,可能几代人都修不完这么多的书。”
古籍修复工作现在仍是冷门行业,修复师们头上顶着“大国工匠”的光环,背后却有很多的艰辛。古书拆装过程中会遇到大量陈年的灰尘、虫卵等,打喷嚏、犯鼻炎、过敏等现象时有发生;保持伏案姿势一整天,几乎所有的修复师都有颈椎和腰椎疾病。而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待遇并不高,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每年会有许多实习生来到中心实习,但实习结束,不少学生就离开这个行业,能够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更多人把它当作副业或者兴趣爱好。
“我们修复的不仅是书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万小兰说。
四川日报记者 郝飞摄影报道
一位古籍修复师在灯光下检视一张严重受损的古籍书页。
修复所使用的马蹄刀、三角刀、竹管排笔等各种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