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饱了不想家。毕业半年,我与娘校最直接的牵绊就是娘校的食堂。对娘校的想念,因为一屉小笼包的绵软变得更加浓郁。
不知从哪一辈起,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就管母校叫“娘校”。没毕业的时候,总觉得这称呼带了一丝吊儿郎当的不尊重,甚至鄙夷。娘校不是211、985,因为名字里含有“政治”二字,多被外界误解为大专或者培养公务员的基地。且是提前批录取,传说有一部分高考分数很高的学生误填此志愿,遗憾地与一流大学擦肩而过。很多毕了业的校友有时会在朋友圈中提到“娘校”,大半是讽刺那里某项不得人心的政策。
直到我毕业,才知道是自己误解了这个称呼。这一声“娘”,亲切、透着被宠溺的骄矜,该批评就批评,有点恨铁不成钢,却心系于此。与娘校的关系不是学生在仰视、崇拜德高望重的恩师,更像是长大了的孩子调侃着、关心着日日在朋友圈中发鸡汤的苍老父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