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常年带着孩子出去,家庭式地研学旅行,走南闯北;有的坚持给孩子配合着运动,跑步、打球,健身等运动;有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亲子共读做得很好;还有的支持孩子的科技制作,各种探索。我认为这些都跟高考、中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很多家庭在做,我觉得从这儿看到了希望。
孙云晓接受中国网教育频道新媒体主编专访
Q中国网:中国家长在不断觉醒,这也是一个非常利好的现象。其实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还是比较关注的,其中有一个问题,包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您觉得这部分家长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孙云晓:当我们的孩子们去研学旅行,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的时候,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最大的束缚就是安全问题,最困难的问题也是这个问题。这个已经束缚了中国的教育界多年。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国家得有法律的支持,对法律责任给予清晰的规定。我说的具体点,教育部曾经出台过《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我认为就应该把它上升为法律、立法,或者应该修订、完善立法,《关于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很需要这么一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部门的规定,这是第一,法律规定。
第二,要建立保险制度。国家要为每一个未成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家庭也要为孩子上保险,双保险。在国外,像日本,很多国家就是这么做的。赔偿的时候有充足的资金,有足够的准备。
第三,要进行安全的训练。为什么美国、日本、欧洲一到了寒暑假就有大量的夏令营、冬令营,他们也有安全问题,他们对安全高度重视,有很多周密的措施,可以把事故降到最低点。
第四,不管你怎么准备,危险总是有概率的,总会可能发生在某方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给予理解,给予配合。比如该赔偿赔偿,该查清责任查清责任,但是不要将它给过度的反映,过度的要求。为什么呢?因为你要从青少年长远的利益、整体的发展来考虑。
比如我去参加日本的夏令营,也跟日本的父母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就认为有的孩子在山上从参加夏令营,发洪水,有的孩子已经意外死亡了,日本的一个母亲说,这是意外伤害,不应该由哪个学校承担责任。我在中国和日本参加夏令营,我觉得中日夏令营
最大的差别在于国民共识和法律保障机制的不同。
Q中国网:您说的这四点都非常重要,教育不仅是感性的,它要有理性的措施作为保障。您提到了要有一个适当的训练,比如孩子去登山出现问题了,可能大家很愕然,觉得我们不应该放孩子出去了。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多让孩子出去,他有这种安全常识了,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渐渐减少。
孙云晓:是这样的,越不活动,学生应对各种不测风云的能力越差,越容易受到伤害,学校也越没有经验。我觉得在这点上,应该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去参加过日本的夏令营,他们把安全工作做到惊人的细致,从头到脚所有准备都要进行确认,每个环节考虑得都很细。比如夏令营在这儿做,汽车一定是安全车辆,不能超载,必须得有执照,15公里之内要有医院、消防队,都能有联系,甚至饮食要进行化验,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
Q中国网: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或者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您刚才提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比如我们做一些活动,传播孝道,或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的理念。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外显的形式,如果真的深入到内核,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孙云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这是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做的事情,我们大人不要做,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大人首先要做,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Q中国网:您从学校之外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深入思考,核心素养可能大多关注到学校教育,学校应该怎样做,校长、老师应该怎样做,其实我们应该呼吁广大的家长,家庭教育怎么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怎么配合学校教育,形成通力合作,这样我们的教育可能会更加良性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