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时候发生这个“范式转移”?我想,会越来越快了,不仅是基于技术的变革,也包括社会认知的演进。已经有一些公司在招聘时公开强调不再看文凭学位,也有互联网教育平台更着重于新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者沉浸体验的虚拟学习环境的平台也出现了。
更应关注的是,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希望正是寄托在那些网络原住民身上。他们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以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这些青年,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青年一代。
只有这些网络原住民青年,才能从质上而非量上、从范式上而非效率上,给在线教育乃至教育,带来新生。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未来会怎样,就看你的选择和行动。
(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校长,记者赵婀娜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