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到宿舍就想赶紧躺下
“没有校医,没有专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保安的数量也差一半。”
“明知道这些老师身体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只有让他们带病坚持。”杨健康无奈地说,无论年长还是刚入职,雅江中学的教师们每天都超工作量地“运转”,大多数教师还身兼多职。
白清平是雅江中学工作量最重的教师之一。2010年到校工作时,就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同时在政教处工作。两三年后,学校一名语文教师调走,校长给他“做工作”,又让他接替了一个班的语文课,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政教处副主任工作。今年,他的教学工作又变成了4个班的历史课、1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
“如果把这些工作都换算成课时的话,我一周下来差不多30节课时。”白清平说,他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出门,晚上11点能回到家躺下就不错了,“中间除了吃饭,几乎就没从学校工作中抽出身。”
“肯定疲惫啊,每天回到宿舍就想赶紧躺下!不过学校缺人,校长这样安排也是迫不得已。”白清平说,学校很多教师的工作量也并不比他少,自己现在还年轻,身体吃得消,就多分担一些。
中午12点半,刘贤成匆匆在食堂吃了碗面,又赶回到了文印室。
桌面上,一字排开堆满了即将分发给历史组的复习试卷。“我要等着教师来取,一点过后,我还要去参加学校理化生教研组的会议。”
刘贤成已经56岁,按照民族地区的标准,他早就可以退休。但因为学校人手不够,他仍然坚持上班。而自从2007年,他从雅江县一所村小调到雅江中学文印室工作后,每天的工作就与“忙碌”和“繁杂”离不开了。
“全校所有的文印资料都是我一个人搞定,特别是期中、期末时,需要印刷的各种考试试卷成堆,印刷机从早到晚就没关过机。”他介绍。
不仅如此,因为学校人手不足,刘贤成还兼任理化生实验室的实验员和器材保管员。“学生只要有实验课,我就必须赶在上课前把需要的实验器材、化学药品等准备好,再赶回文印室。”他说,这样的来回奔波,每周至少有两三次。
任课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雅江中学所需的后勤职工更是捉襟见肘。“没有校医,没有专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保安的数量也差一半。”雅江中学总务主任扎西多杰说起“手下的员工”一筹莫展。
53岁的扎西多杰还兼着高三4个班的体育课教学任务,“课间操、艺体操、篮球队训练都要负责”。他介绍,按照标准,学校应有2—3名校医,但现在一个都没有,“我们本来想从乡镇卫生站招一个,人家了解了待遇后就不来了。”
按标准,学校图书管理员需要2—3名,但直到这学期,学校唯一的图书管理员仍由扎西多杰兼任,这学期刚调来一名体育教师,帮他分担了这项工作。
“我也没办法守在图书室为老师和学生服务。”扎西多杰说,按要求,每天中午1—2点,下午4—5点,图书室应向师生开放,但他分身乏术,根本做不到,“只能让班主任把学生要借的书统计起来,统一借阅和归还。”
3、高寒缺氧让很多老师吃不消
内地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绩效奖励很容易把“高原补贴”的收入盖过去。
雅江中学的师资困境让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揪心,他们为此做了许多努力,诸如通过统一招考、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措施补充教师,但终究收效甚微。
“主要原因还是条件艰苦,留不住教师。”雅江县教育局副局长真他说。
雅江县位于甘孜州南部,因曾经是雅砻江重要渡口而得名。该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大部分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雅江中学依江而建,地势狭窄,推门望去,前后都是密不透风的大山。
“我们这儿10月中下旬就入冬了,最冷时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高寒缺氧,老师最容易患的就是冠心病和关节疼痛。”真他说,不仅非甘孜州籍的教师受不了,甘孜州本地的教师身体也吃不消。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雅江中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内地市(州)教师并无多大差别,“唯一多的就是我们有民族地区的高原补贴,但这部分并不具备多大吸引力。只要有机会,老师们都想调走。”杨健康说,内地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绩效奖励很容易就把“高原补贴”的收入掩盖过去。
丁思强2006年怀着“对民族地区的向往”从四川安岳县一所中学主动调到了雅江中学,如今他却后悔当年所做的决定。
现在,丁思强每月工资4500多元,但支付房租、生活费和孩子的教育费后,每月收入所剩无几;如果返乡回趟家,来回车费就要花去近千元。
“当时听说工资比内地教师高,想着能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为民族教育做贡献。但真正到了学校后,却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他说,看上去工资比内地多了1000元,但工作量却超过了内地学校的一倍,由此而付出的身体健康代价无法估量。“如果加上每年往返家乡的时间、交通成本,更是入不敷出。”
与他有同样想法还有雅江中学唯一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何海。2007年,何海大学毕业到了雅江中学,随后又通过参加“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获得硕士文凭。和他一同参加硕士培养的还有两位教师,但如今只有他一人留了下来,其余两人相继离开。
“学校为了留住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教师周转房。但毕竟外面学校提供的待遇条件更加有诱惑力。”何海的孩子已经快2岁,跟着他的父母生活在绵阳,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也开始考虑去留的问题,“毕竟我们要为孩子未来的教育考虑。”
“我们自然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教师对教育的付出,但教师也要生活,背后都有各自的家庭要供养,有孩子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老师这么辛苦付出,最后却无法获得体面的生活,自然就会心灰意冷,丧失对教育的激情。”丁思强说。
而事实上,雅江中学大部分教师都超负荷工作,但当地教育部门给教师们超工作量的补助只能算“象征性”的安慰。“超课时每节课10元钱,换了我也没有积极性。”杨健康说,即使是这么少的补助,当地财政也花了很大力气、尽了最大的努力。
建于1959年的雅江中学,是甘孜州办学较早的中学之一,学校面向雅江、理塘、乡城、稻城、得荣五县和康定县营关区、沙德区招生,曾经是辐射甘孜州南北两路唯一的高中学校,荣获过甘孜州“首批实验试点学校”、“八五”计划首批电教实验试点学校、全州“传统体育项目首批示范学校”等荣誉。
如今,过去的光环正随着教师的紧缺慢慢暗淡。因为没有教师,雅江中学2007年就停办了理科班;今年,因为有了宜宾援藏教师的帮助,学校正准备重新组建一个20—30人的理科班。
杨健康说,他并不奢望雅江中学能重新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只想尽最大努力稳住现有的教师,不让这里的孩子与其他地区的学生的教育鸿沟拉得太大。
如今看来,这个简单的愿望的实现,并不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