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行驶在开往北京大学的路上,15名学生叽叽喳喳,兴奋不已。一年多前,支教教师李书豪把北大的校徽拿给他们看,学生们幻想着这所名校的样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年后,竟有机会走进这里。
李书豪与学生们在北京地图前自拍。阿丽娅/摄
这是7月的一天,李书豪带着他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学生,从3000多公里外云南的大山深处来到了北京。这是他为学生们发起的游学项目。
在北京的一周里,他们参观了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他们第一次看了话剧,第一次吃了烤鸭,第一次乘了地铁,还到中国青年报社的报史长廊里,“触摸”了几代中国青年的梦想。
平时上课时,学生们看到课本中的颐和园、故宫,会一脸好奇,有学生问过李书豪:“老师,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而如今,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游记里说,“特别想变成一个大学生”。游记结尾是:“北京,我爱你。”
学生们想象不出公园的样子
2014年,即将从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的李书豪,看到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招募启事——“大眼睛”苏明娟握着铅笔,那种对知识渴求的眼神瞬间点燃了他。加上对乡村图景的好奇,这个23岁的年轻人报了名,成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中学的支教教师。
学校建在半山坡,摩托车是学生们回家唯一的交通工具,最久的要骑8个小时。“去过县城的学生都是少数,他们只能通过电视机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山将他们与外界隔绝。”李书豪说。
他在村里发现,一些家长仍旧坚信“读书无用论”。九年义务教育一结束,一些学生就开始打工赚钱了,这种风气在学生之间“传染”。初中时成绩拔尖的学生,考上高中后,成绩也会有所退步。
今年,他决定带孩子们到北京游学。通过游学,希望学生们树立一个高远的目标,拥有广阔一些的眼界。
5月,李书豪瞒着正在准备中考的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五印中学毕业生游学北京项目策划书”,为他们募集游学经费。经他的支教同事、校友、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帮忙扩散,北京的两家企业赞助了一多半经费,他的本科母校外交学院同意提供住宿。筹款数目不断更新,5000元,10000元,20000元……一个月后,募集到了61000多元,目标实现。
从五印乡到巍山县,从巍山到大理、昆明、北京,一路向北,学生们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都在小声嘀咕,扒着车窗望着风景。那些只有在课本中见过的地方,他们第一次身临。英文里的“park(公园)”,很多学生平时根本想象不出它的样子,李书豪只能给他们看照片。有学生问“volunteer(志愿者)”长什么样,李书豪告诉他们:“你看我,我就是志愿者。”
爬长城时,学生们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天生羞涩的他们尝试用英文说出了“你好”“谢谢”“欢迎”,然而在两年前,他们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